衰 仔

衰 仔

「她就叫B女?」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朋友,從前聽見我這樣稱呼孩提時的女兒時驚問。
那麼,若她聽見我現在怎樣稱呼中三的兒子,她或會昏過去。因為自他小學以來,我都是叫他「衰仔」。
只不過,他三年的幼稚園生涯,幾乎每天都是我親自送他上學。選擇小學和中學,也揀了較自由和壓力較小的。小學時,我亦有到學校看他的活動,但都是遠觀,沒有對他加以指指點點。
他有懶惰的時候,有不聽教的時候。偶爾,我也有對他嬲怒的時候。但大多數時候,我都是在適當的機會,和他好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述說我的觀點,和了解他的看法。
他很多時搭着我的肩膊逛街,告訴我他的喜怒哀樂。中學時的神父見到我們交談,就說我們像朋友一樣。
每次我叫他「衰仔」,他總是得意的回應:「又叫我乖仔喇。」凡事要看本質,不能只看表面,只看名目。一句「衰仔」,有時成為我們之間的潤滑劑和默契。他不會當我是扳起面孔的嚴父,卻當我是和他一樣嬉笑怒罵的同類。
我叫他「衰仔」,他叫我「老爹」,有何不可?
(編按:譚詠康醫生請假四天,勇牛理暫代。)

勇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