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寫她祖國的嫵媚河山,令人悠然神往;旅遊指南更譽這個封閉了四十年的國家,為一個時光停頓、工業化污染止步的世外桃源。然而,到真正踏足緬甸,就發現實況遠比想像複雜。
緬甸之旅,並不是優雅的回到未來。時光沒有為緬甸停頓,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殖民地統治之下,一度繁盛興旺的城市如曼德勒和仰光,市內林立的西方建築物,既沒有拆卸又缺乏維修,一座座的任歲月風雨侵蝕及人為磨損,昔日宏偉莊嚴的高等法院、大殿堂、政府大樓,已變得殘破污穢,霉痕斑駁,教人不忍細看。仰光的主要街道寬闊平坦,但在曼德勒,道路卻是大部份日久失修,凹凸不平,泥濘處處,行走困難。
佛教是緬甸的國教,在浦甘,十一至十三世紀浦甘王朝的全盛時代,數以萬計的佛塔聳立於一片翠綠的大平原上,金頂在晨曦夕照中可想像如何典麗萬狀,如今大部份已倒塌棄置,磚砌、浮雕又回歸泥土;昔日帝王御建的藏經閣,今為大蜥蜴佔住的巢穴。時間造成的頹敗,在浦甘會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然而近來一間間古寺,本來布滿了花紋精美的壁畫,現在只能看到殘餘的痕迹。再過不了幾年,可能這些殘迹也不復見,甚麼幽情,也會化為深深的惋惜和不值。
在蒼翠的山巒、婷婷嬝嬝的樹木、平靜壯闊的河流,緬甸真的仍是未經污染的桃花源。豐盛的農產,肥美的河鮮,溫良的人民臉上舒泰的笑容,令人深深感到緬甸的魅力。然而現代工商業的世界洪流已開始了入侵,問題只在會為誰的利益而發展。緬甸是在歷史的轉捩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