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幣貶值時,應如何自保?最佳方法,莫過於參考其他曾發生貨幣貶值的地方或國家之經歷。阿根廷貨幣Peso原先與美元作一兌一的掛鈎,實行了長達11年之久,但於02年1月終止了。在脫鈎後,阿根廷貨幣大幅貶值,瀉至近日的1Peso兌0.2688美元,即在短短10個月間,Peso已貶值了逾70%!
在貨幣大幅貶值後,阿根廷的公用業收費隨即大幅加價,例如國際長途電話收費上升275%、天然氣(類似煤氣)費用增加了50%、電費亦加了35%,其他日常用品,升幅由100%至300%不等。
當貨幣貶值時,存放於銀行的資金安全嗎?在看到英國BBCNews就阿根廷貨幣貶值的兩篇報道後,筆者也頗感震驚,開始要認真考慮存放於巨型銀行的資金是否安全。
該兩篇報道分別為9月25日的「Argentina-You'vebeenTango'd!」,及10月11日的「"Hearthenoise"Argentinestellbanks」,該文最震撼之處是其標題相片,那是一個阿根廷婦女拿着鐵罐之類物件,不斷敲打阿根廷HSBC銀行的大門,希望可入內提款。據BBC的報道,阿根廷所有銀行及所有提款機(ATM)已停止營業,至今已達10個月!
最慘、最慘是,阿根廷人不能從銀行提取存款,他們怎能有錢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成年人可以捱餓,但嬰兒小孩卻捱不了,豈非要坐在家中等死?
至於為甚麼BBC那篇報道矛頭直指阿根廷的外資銀行?由於這些銀行一向收取較高的費用,但給予存戶較低之利息,即外資銀行賺取較阿根廷本地銀行高之利潤。但阿根廷人仍願意將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存入這些外資銀行,主要是市民相信一旦發生事故,存於這些外資大銀行的錢仍安全及有保障。正如BBC引述敲打阿根廷HSBC銀行大門女士的話:「ItrustedHSBCbecauseitwasaforeignbank......Itseemedtoofferguarantee」。
可是由於阿根廷政府要所有在該國的銀行暫停營業(至今已10個月),故不論是存入本地銀行或外資大銀行,照樣不能提取分毫!據聞這報道在英國也引起一些迴響,某些人甚至在BBC網頁表示會考慮將存款調離HSBC。
特此聲明,上述資料摘自02年10月10日BBC一篇名為「You'vebeenTango'd」的comments,並無筆者個人意見!
由此可見,一旦貨幣貶值,即使某些巨型銀行的存款也不是很安全,誰敢擔保在無計可施時,其他國家不會效法阿根廷的做法,命令銀行暫停營業10個月?無錢10個月你捱到嗎﹖
本周六,香港投資者學會將舉辦投資全攻略課程講座,屆時筆者除會分析大市外,還介紹入讀有關課程及政府資助計劃,有興趣請致電23928466查詢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