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坐落黃大仙廟隔鄰、專為失業人士而設的「黃大仙騰龍墟」大型跳蚤市場,昨日舉行簡介會,向有意申請檔位的失業人士講解詳情,結果共吸引近一千五百名失業人士及其家屬到場「取經」,迫爆原本只可容納四百人的禮堂。主辦機構需要臨時安排多一個禮堂,直播簡介會過程。有學者警告,本港持續通縮,市民購買能力下降,因此有意創業的失業人士最終或會「損手爛腳」離場。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雖然「騰龍墟」營業時期橫跨聖誕、元旦及農曆新年三個消費高峯期,但可能仍補償不到其餘「低收入」的日子。他強調,本港九月份通縮高達百分之三點七,加上市民消費意欲仍然疲弱,創業人士最終或會「蝕錢離場」。鍾劍華呼籲,主辦機構減收創業者的費用,讓失業人士成為最終得益者。
此外,全港公屋商戶總會創會會長林偉賢相信,「騰龍墟」會像上環大笪地一樣,走價廉路線以吸引市民消費,但這樣卻很難吸引一些國內遊客到場。林偉賢建議,「騰龍墟」檔主售賣名牌物品,如數碼相機等,以吸引國內遊客購買。
在今年十二月十二日開業、為期兩個半月的「騰龍墟」,共有三百零四個飲食、零售攤檔,供有意創業的失業人士找尋商機。
主辦機構樂群社會服務處義務秘書林淑儀昨在簡介會上重申,飲食攤位收費分別為二萬二千五百元(有自來水供應)和一萬七千五百元,而零售攤位則一律收七千五百元;其中已包括搭棚費、水費、電費、管理費及清潔費,相比剛開業的上環大笪地的租金已是相當「超值」。
林淑儀續稱,舉辦「騰龍墟」費用近六百萬元,而向創業者收取費用只得二百九十萬元,現時正尋求各界資助,因此絕不會減收創業者費用;但她強調,就算籌不到足夠經費,都不會額外收取創業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