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私人關係 - 李怡

李怡專欄:私人關係 - 李怡

江澤民前天抵達美國訪問,而訪問的重頭戲,將是明天(二十五日)在布殊總統的德州私人牧場,與布殊進行九十分鐘的正式會談,並享受牧場的烤肉。北京傳媒吹噓這是布殊對外賓的「最高禮遇」,但實際上,布殊接待貝理雅和普京,都有在牧場過夜的安排,所以這次的「禮遇」僅屬「次高」,仍不算「最高」。
不過,安排在私人牧場會面,就有別於正式的「國事訪問」,帶上一點「私交」意味了。而江澤民所期待的,正是要與布殊建立「私人關係」。這樣,他在十一月「十六大」退出總書記之位以及明年退出國家主席之位後,還可以拿他與布殊的私人關係在國事上繼續發揮影響力。他也可以像過去說「與華萊士談笑風生」一樣,說他曾與布殊「談笑風生」。新一代的領導人,誰有這種關係?
至於高峯會的議題,現在已沒有太多了。因為去年美方一直希望中國能夠解決有關導彈出口管制清單的問題,而中方則希望美國把「東土耳其斯坦」列為恐怖組織。雙方的要求已在九月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到北京訪問時,相互交易完成了。至於其他議題,如台灣問題、中國的人權問題、反恐問題、北韓發展核武問題、攻伊問題等等,相信彼此讓步的空間並不太大。

因此,對江澤民來說,這次是「禮儀性」或「告別性」的訪問,同時也是建立私人關係的訪問。
至於美國方面,不久前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史坦伯格(JamesBSteinberg)接受台灣傳媒訪問時,談到這次高峯會,他說:「從過去的經驗,我們知道,高峯會僅是外交上的手段,而本身不是目的。高峯會能夠把彼此的歧見,設定一個期限來完成,它能夠使雙方集中焦點,提供推力,但期待高峯會能夠達成太多,是不切實際的。」他又說,「高峯會應該規律而頻繁,也應該充份準備,以清楚雙方領袖的想法,雙方最好能把彼此同意或不同意的地方,一一道出,然後爭取彼此在哪些地方可以互相協助,使彼此不同意處相互接近,而不是硬要得出解決方案。」
陳水扁在八月初拋出「一邊一國」論之後,中國曾期待江布高峯會能以台灣問題作中心議題,並爭取發表中美第四個公報。由於扁政府立即派員到美國強調「政策不變」,美國對於談台灣問題早已沒有興趣,而且也表示不會有第四個公報了。上星期美國向傳媒洩露,其後國務院又證實:北韓向美國特使凱利表示,正在發展核武器。美國顯然要以北韓發展核武的問題,作為江布高峯會的中心議題。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