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麵包的恐慌 - 李碧華

罐頭麵包的恐慌 - 李碧華

早前在日本食品節中買了一個罐頭麵包,一直沒有打開。看來它也如日清即食杯麵那個千禧紀念罐頭一樣,永遠不會被打開。密封才有紀念價值,一旦洩氣,便如垃圾。
我只愛任何新鮮出爐的麵包,香氣襲人,而且隨時買得到,吃得起。一般罐頭食品都有防腐劑,這罐頭麵包相信也不例外。動用了高科技和金屬物質,把普通麵包真空入罐,這工程好似小題大做。
雖然麵包有葡萄乾、香蕉、巧克力、奶油、士多啤梨各款口味。攜帶方便,又可保存。泡在熱水中一陣,便有香軟的麵包可吃了。不用上街,等店舖開門。
但,三十塊錢一個,100克──只因「特別」吧。是個奢侈品。
承平盛世,生活安定,沒有人會需要它。
它的作用是「防災備蓄」,救急扶危。因為日本常受地震、天災、毒氣、暴亂……的心理威脅(源自九五年神戶大地震),大部份人都備有救生包,除了食物和水之外,還有罐頭氧氣。
即使落難、恐慌、歷劫,但仍不失優雅,沒放棄品味。居安思危,臨危不亂──我們要學習的,是這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