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町新蒲點 布袋戲好氣氛

西門町新蒲點 布袋戲好氣氛

台灣Taiwan
每次造訪台灣,例必一到的,除了台灣的「文化心臟」誠品書店,還有西門町。今次再逛西門町,一位朋友堅持要去開張僅3個月的新蒲點「紅樓」,去去去!沒想到,這一去,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在充滿旺角Feel的西門町,原來有這麼一個蠻有台灣文化特色的好地方,甚至可讓我欣賞到布袋戲《大俠史豔文》的精采!

記者、攝影:余敏

紅色藝穗會
踏出捷運西門町站的出口,就會見到一座古老建築赫然矗立在馬路對面。那種四壁紅磚的古樸感覺,十足蘭桂坊附近的藝穗會,在射燈下,整座建築物的牆壁泛紅,恰如它的名字──紅樓。你立時會感受到,這裏的文化氣息,而這種氣息,內外如一,識途老馬早就清楚門路。
往內走,這裏果然是文化藝術的天地,別先叫悶,原來自有精采,我早就被二樓的喧鬧吸引住。這裏是個小型劇場,今夜正上演台灣傳戲劇「布袋戲」。還記得亞視曾經上過一齣台灣布袋戲《大俠史豔文》嗎?今次讓我現場直擊,可真大開眼界。



台式拉闊Show
打聽之下,原來這晚劇目叫《萬點紅》,全場閩南語,內容當然叫我這個香港來客摸不着頭腦,但單看現場煙花爆破、燈光變幻、布景替換,再加上現場觀眾齊齊拍掌喝采,十足Live般興奮,我當然和其他觀眾一樣,全情投入,大聲歡呼。
原來這裏一星期通常只開四晚,只在星期四上演傳統戲劇,例如布袋戲、皮影戲、歌仔戲和相聲之類;星期五和星期六是現代音樂例如BigBand、Jazz之類的表演,還有台灣當地的另類舞台劇都會交替做表演;星期天就換作親子劇場,通常上演兒童戲目。要對準自己口味,就要校正時間了!



鑽入古董街
如果說樓上的表演讓人心情激盪,那麼這樓下必然是讓觀者沉思細想、啟發古思的地方。一輪大鑼大鼓後,我就轉移陣地,到一樓Cafe,好好感受一下這裏不一樣的氣氛。甫入門口,就見到一部日製的電影放映機,原來它已守候紅樓多年,在紅樓淪為二輪影片甚至A片(即三級片)放映劇場之時,已如守護神般長駐紅樓。這類的古董擺放在大堂的各個角落,包括附近商家捐出的衣車、作為嫁妝的衣櫃等等,人在其中,很有鑽入中環荷李活道古董店的感覺。



台式糕點伴游魚
不光是懷古,這裏的現代感一樣叫你驚喜,你有沒有想過照片會浮在水中展覽?一張張發黃舊照竟然陳設在水缸之內,有點可望不可即之感,你可以在這些水缸舊照中找到紅樓的歷史足迹。有點擔心,水會滲入相框中把照片弄壞,不管如何,我實在喜歡這創意,倒是玻璃餐桌下活生生的游魚不用你費煞思量。點了個台式糕點,喝杯茶,看着桌面下游來游去的小魚,好一派怡然自得。這天,客人不多,在不經意的舉目間,我發現了紅樓蘊含的趣味,與林林總總販賣情調的台式Cafe相比,算得上別具特色。

紅樓話當年
翻看紅樓歷史,原來在1908年建成,作為西門街市用,一樓二樓的功能同樣有二級劃分。呈八角形的紅樓主體建築內,每層都有八間店舖,一樓以販賣書刊、玩具和藥物為主;二樓就販賣日本土產紀念品,可見日貨高人一等。
在水缸覽看舊照的期間,我赫然發現當中漂浮的一張舊照,素描着紅樓的原貌:原來紅樓的八角形主建築後,還有一個十字形建築,紅樓之側還有一座日式神社以及數道鳥居,不過年代久遠,到底在何年何月被人拆掉,倒是無從稽考了。

街坊有嘢講



出門提一提

簽證: 港澳出生或曾於1983年後到訪台灣人士,只需持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香港護照(SAR或BNO),同時出示回程機票,便可於抵台過關前,往機場櫃台辦理免費落地簽證,有效期14天,毋須帶相。

貼士: 紅樓劇場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五 11:30至23:00
星期六、日 10:00至23:00

網頁: www.redplayhouse.com.tw/

交通: 乘捷運板橋.南港線到西門站下車

貨幣: 1港元約兌4.46新台幣(NT)

鳴謝:台灣觀光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