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可以教得很老套,但有學校順手拈來時事熱話做教材,羅文之死、霆鋒輕判都可以發揮,令這個教學生如何做人的大課題,不但學生參與得興致勃勃,上至校長、老師,下至學校校工,以及學生家長,也不分彼此地來個平等對話,順道教學生一堂言論自由課。 記者:倪清江、News埋身擊專組
這所「非常學校」,是位於新界粉嶺的風采中學,今年九月才創校,着重啟發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全校目前共有五班中一學生,合共一百六十七人,老師約十六人,校工一人。這所津貼中學除了新之外,很着重學生的公民及德育教育,但「招式」絕不老套,不但緊貼時下年輕學生關心的話題,尤其懂得把握時機,即如羅文逝世,也可讓學生上一課生命文化教育。
副校長何漢權稱,校方透過中午集會,與學生分享羅文的《獅子山下》、《幾許風雨》等名曲,並將之與王菲的《夢中人》和年輕歌手林曉培的《煩》作一比較,透過這種活潑的手法,讓學生在欣賞羅文歌詞中的勵志主題和對生命的執着之餘;同時也懂得分析後兩位歌手的歌詞,帶着的虛無縹緲、無奈思想,以及時下的「無厘頭」文化。
謝霆鋒「頂包案」獲輕判一事,更成為學校的熱賣公民教育課題。何漢權說,霆鋒案上周三判決當日,校方已立刻撰寫一份開放式問卷,先簡述事件,再請學生以文字寫下自己對判決的意見及感受。翌晨派發給學生,中午前,已有一百零三名學生交回問卷,佔全校學生人數六成多,反應十分踴躍。學校不分彼此,連校工也獲邀發表意見,何漢權說:「我哋嘅校工都係知識分子嚟㗎。」
校方把學生在問卷表達的意見作了分析,發覺八成學生認為「頂包案」判決不公平,兩成認為公平。校方選擇了不同意見的問卷在學校壁報板上張貼,讓學校有一種言論自由的氣氛。在被挑選出來的學生意見中,有人很精簡的以「蠢」字來形容謝霆鋒,有人質疑法官判刑太輕,對法官作出負面的批評;也有部份歌迷學生表示對霆鋒不用坐監感到高興,認為應給霆鋒一次機會。
何漢權說,讓學生討論謝霆鋒判刑是否過輕,是希望學生習慣「不平則鳴」,對不公平的事敢於表達意見,故此,當律政司前日表示會要求原審裁判官覆核謝霆鋒的判刑後,他立刻於昨晨的周會上乘勢追擊,提醒學生繼續跟進事件,讓學生的時事脈搏停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