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生連環槍擊案之際,當地一套諷刺美國槍械文化的紀錄電影《科倫拜恩的保齡》(BowlingforColumbine)票房卻不斷上升,上映第二個周末已賺得逾五百六十萬港元,更成為美國和加拿大兩地上周末第十九位最賣座電影。
這套電影使用了毛骨悚然的拍攝手法,探討美國社會槍械文化,當中不但訪問了前影星兼全國步槍射擊運動協會主席查爾登.希士頓,更訪問了一九九九年科倫拜恩高中槍擊案的死者父母。當年校園槍擊案造成十多人死亡。
該片的獨立製片人穆爾(MichaelMoore)表示,他利用校園槍擊案反映美國暴力情況,並形容美國在國內外同時是「大量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和主導者」。他說:「這是我國在二十一世紀之初的寫照,這個國家似乎首先會不顧一切殺戮,然後才提出問題。」
他上周號召反對槍械分子到戲院示威,確保全國都收到其電影訊息。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