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淪陷證真情 - 石琪

香港淪陷證真情 - 石琪

找出張愛玲《傾城之戀》短篇小說重溫一下,白流蘇初次出現便在「慢條斯理繡着一雙拖鞋」,寫明是「一雙繡了一半的拖鞋面子」,顯然只有鞋面,沒有鞋底。
書中白流蘇和范柳原之戀,從上海開始,成熟於香港──在淺水灣酒店展開你試我探的愛情攻防戰,然後同居於香港大學附近的巴丙頓道,還提及大中華,告羅士打飯店、思豪酒店、青鳥咖啡館,又去看電影,看廣東戲,到九龍吃四川菜。張愛玲在二次大戰前已經熟悉香港。
在張愛玲筆下,兩主角不過是「自私的男人,自私的女人」,離婚怨婦白流蘇急切要找歸宿,花花富商范柳原卻只想戀愛不想結婚。直至日軍突襲,香港淪陷,他倆才在傾城時相依為命,患難見真情,結成夫婦。
日軍攻陷香港,戰火中止,他倆從淺水灣長途「行山」回返巴丙頓道住家,正是行山結良緣。兩人途中很少說話,因為渡過了情場如戰場的過招階段,已有默契,一句話說一半,對方已知下文,沒有往下說的必要。
可惜新劇沒有這段行山情景,亦沒有說出原著點題的話:「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着,跟着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