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元朗發生罕見路陷意外,一名七十歲老翁行經由環保磚鋪設而成的行人路時,懷疑地底沙土流失引致下陷,老翁冷不防環保磚下「真空」,直墮兩米深土坑,由熱心街坊將他救出。專業工程師批評路政署監管不足,擔心同類用環保磚鋪設的行人路漸成主流,成為都市陷阱。 記者:陳天華、譚健文
墮坑老翁姓黃,七十三歲,身材肥胖約七十二公斤重,他事後猶有餘悸,牙關打顫地說:「嘩,好驚呀,頭先好似跌咗落兵馬俑咁呀!」意外中,黃伯前額及手腳擦傷,由警員送院醫治後已無礙出院。
意外現場是元朗壽富街一段由紅白兩色環保磚鋪設的行人路,路面遺下一個一米闊、深約兩米大土坑,為防路陷面積擴大再發生意外,警方即時封鎖現場部份路面並架設鐵欄,防止市民走近。
事發昨中午十二時許,黃伯拿着兩袋餸菜準備返回天水圍寓所,途中行經元朗壽富街該段由環保磚鋪設的行人路時,路面突然下陷,黃伯頓失重心隨磚塊及沙土跌下一米闊、兩米深的土坑內。幸好他臨危不亂,雙手拚命撐着土坑兩旁,避免身體再向下墮,並大叫呼救。此時七名街坊聽到求救聲,飛跑過來合力將他從土坑救出,交警員送院醫治。
消息稱,意外現場路面剛於上周進行探土工程,據知當時工人曾挖出地底沙土,但日前工程完成,工人已將沙土鋪回地底,並重新鋪上路面環保磚塊。路政署工程師事後到場調查意外原因,初步懷疑因日前連場豪雨,雨水沖走大量地底沙土,導致地面磚塊無法承托行人重量而引致路陷意外。
資深工程師蔡炳榮昨日批評,路政署對工程善後工作監管不力,他指出採用環保磚鋪行人路已成主流,但若當局不加強巡查,擔心同類意外可能會經常發生,成為都市陷阱,令市民防不勝防。他建議,當局應增加巡查次數,例如每周或每月一次,確保安全。
建築測量師陳華偉則指出,為增加路面美觀及減低工程噪音,近年路政署改用環保磚代替混凝土鋪設行人路。他指出,兩種方法都無可避免會因雨水沖刷而造成沙土流失引致路陷,但一般下陷距離多數只有七至十厘米。可是昨日出現的土坑竟達一米闊、兩米深,他認為意外極不尋常,估計與環保磚本身設計無關,不排除行人路的地底基座出現缺口,加上近日豪雨連場,令沙土流失引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