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方案有三 地鐵九鐵須本月內表態

合併方案有三 地鐵九鐵須本月內表態

【本報訊】消息人士表示,港府研究地鐵(066)及九鐵合併的報告將於本年底完成,目前港府已提出3個方案,要求兩鐵董事局在本月內決定。方案包括兩鐵完全合併、局部合併或兩者全面合作但不合併。港府希望在今年底前拍板,明年初向立法會提交兩鐵合併法案。有市場人士認為合併有利地鐵,可大幅降低其負債比率。

評級調整視乎合併架構
地鐵與九鐵的合併事宜,最受關注的是合併後會否影響兩鐵的評級,因為兩鐵均須大舉向境內外融資發展新項目,評級高低在在影響其融資成本。跨國評級公司標準普爾的企業及基建評級董事歐美倫接受訪問時認為,兩鐵評級會否改變,須視乎合併的具體方案,當中會考慮政府對新公司的支持會否增減,以及兩鐵批地政策的改變情況。
她認為,若兩鐵合併,預計派息會增加,對政府這個大股東有好處。另外,合併後地鐵可減少依賴地產收入,連同九鐵又可擁有北上發展的空間,但會否有利信貸評級,則要先研究將來合併方案的架構。
目前地鐵的資產淨值540億元;九鐵約600億元,合併後總資產淨值超過1000億元。據兩鐵2001年年報顯示,地鐵債務相對權益比率為58.1%,九鐵則為28.5%。若兩鐵合併,有助改善地鐵的負債情況。
雖然地鐵主席蘇澤光日前公開表態支持合併,九鐵主席田北辰更早已向傳媒披露一旦合併後的可行部署,但市場人士預計,要兩鐵落實合併並不容易,首先阻力會來自兩鐵現有員工,他們都擔心因削減職位而要裁員;另當法案提交立法會時,議員可能提出重訂票價釐定機制,拖長審議法案的時間。

或遭員工立法會阻撓
由於涉及合併的各個機構均須聘請財務顧問,市場關注各大投資銀行如何爭奪這塊「肥豬肉」。地鐵籌備上市時,美林及高盛分別出任港府及地鐵的財務顧問,到競投沙田至中環過海鐵路時,所羅門美邦、美林及摩根大通分別出任港府、地鐵及九鐵的財務顧問,估計涉及兩鐵合併的各相關機構聘請財務顧問時,也不出上述數家投資銀行。
不過,近年瑞銀華寶投得部份公營機構財務顧問合約,例如為房屋委員會研究將旗下商業樓宇及停車場私營化。另外,摩根史丹利、滙豐及中銀國際也不容忽視。
證券行就合併對地鐵的影響,多數持觀望態度,所羅門美邦指出,無論合併與否,未來地鐵的新經營模式相信可重拾投資者信心,雖然自6月至今,地鐵因失去沙田至中環過海鐵路而令股價下跌15%,但其乘客量走勢仍未明朗,故建議投資者暫時不要沾手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