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鳳凰衛視(8002)主席劉長樂透露,資訊台已開始試用寬頻互聯網傳送新聞片,加上歐洲台用海底光纖取代衞星傳送,可以大大節省成本,預計每年開支會減至1.4億元。另外,他相信資訊台很快便會取得內地落地權,可大幅增加廣告收入,故對鳳衛盈利前景有信心。
劉長樂接受訪問時表示,自上周四開始,資訊台開始將部份海外採訪的新聞片,以寬頻互聯網傳送,但觀眾不會看到與衞星傳送有甚麼分別,「我們兩分鐘的片,用20分鐘來傳送,所以質素較佳。」他說,在下月開始,除了現場直播的新聞、或當地的互聯網不普及,而要繼續使用衞星外,其他外訪的新聞片,均會透過互聯網傳送。
他說,經過多項節省開支的安排後,預期資訊台每年的開支可以減至1800萬美元(1.4億港元);另外歐洲台採用海底光纖取代衞星傳送後,以往只夠播映8小時的經費,現時足以24小時不停播放節目,令歐洲台的競爭力大大增強。
對於市場多次傳聞鳳凰衛視資訊台要到04年才取得落地權,劉長樂說不可能,他預期很快便會取得落地權,最遲也會03年內成事。
身兼亞洲電視主席的劉長樂表示,近期不斷有傳聞指亞視財政有問題,他不擔心會令銀行收緊貸款。「銀行家都看數字,亞視財政正迅速好轉,取得廣東落地權對廣告收益的幫助很大,加上收視率正上升,令銀行家有信心。」他又否認鳳衛增加向亞視買劇,以增加亞視收入。他強調,鳳衛每年向亞視買劇的支出約1000萬元,6月份之後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日後兩家電視台會較多採用合作拍劇的形式。
他又不擔心亞視另一位主要股東麗新發展(488)持有的32%亞視股份找不到新買家。「麗展原先與Tom.com(8001)的協議也是11月才生效,所以不算遲了很多。」他說麗展可能將這批股份整體或分批出售,但否認英皇集團大股東楊受成有意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