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由 順應環境<br>日400萬青年打散工

追求自由 順應環境
日400萬青年打散工

日劇中時有年輕的自由工作者,在餐廳、便利店和補習社等地做時薪散工,他們有一個時尚的外文名稱,叫「freeter」,在日本估計有二百四十萬至四百萬人。但他們的湧現,只有少數為嚮往《悠長假期》中木村拓哉的自由浪漫生活,更多人是受經濟環境所迫。

由日本求職雜誌所創的「Freeter」一字,取自英文的「自由」(free)和德文的「工人」(arbeiter)兩字,原指那些想一邊做散工、一邊追逐演員或音樂人夢想的年輕人。

無社會保障令人擔心
日本勞動研究機構高級研究員小杉禮子表示,其實freeter中只有一成半是追夢者,其餘都是為勢所迫才加入;多年經濟不景令日本公司聘用新畢業生數目銳減,改聘廉價和靈活性較大的散工。
求職雜誌總編輯藤本勝認為,freeter湧現亦與時下年輕人心態有關:「二十二至二十七歲的年輕人愛追求樂趣,嘗試不同工作,之後才尋找真正的工作。」他說,多數freeter每周工作二十至三十小時,工餘讀英文和考取專業資格,到二十七、八歲才找穩定工作。
工會領袖名取學擔心,有人到了三十五歲仍是freeter,一年收入只有約八萬七千港元,沒有退休和社會保障,長此下去不是辦法。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