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升,港股通常都會追隨,但反其道而行的,也不時會發生,這主要看市場主導者當時的取向。過去5個交易日,恒指大升755點,美股引發的全球性升市,成為支配性的因素,其他本地負面因素如聯繫滙率、樓市和經濟前景等問題,反變得次要,不管認同與否,也是暫時必須接受的市場現實。
恒指已升至近一個月的高位,大藍籌無論滙豐(005)、中移動(941)以至較弱的長實(001)及和黃(013),其15日線已先後回升,是較可靠的轉勢訊號。
樓市和經濟前景等不利因素,或許已在近5個多月的跌市中反映出來,但在財赤和政府威信不斷下降的情況下,聯繫滙率雖然未受到嚴重衝擊,但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這可能是潛伏的計時炸彈,也可能是較長期遏制港股的沉重包袱。
面對可能貶值的貨幣,如何能鼓勵投資者買入港元資產?在此情況下,雖然美股有可能在最後一季出現強勁大升市,但港股未必能有同樣氣勢。假如不想錯失這次升市,或可等候一次回吐才入市,恒指10日線現時在9200附近,可考慮作為入貨的水平。
杜指前周跌穿前低位創5年新低後,本欄上周已指出美股仍有機會是雙底回升,原因是頭10大藍籌股中,除個別例子外,絕大部份守穩於7月的前低位之上,特別是最大科技股微軟。領導股再一次發揮其威力,其走勢很多時較杜指或納指更具啟示性,這亦是本欄經常借助個別領導股去捕捉大市走勢的原因。
杜指和納指已突破近一個月的高位,大部份主要科技股和傳統藍籌股的20日線已先後回升,是一次典型的全面性升市。納指前期的調整長達三季,杜指亦反覆下挫超過半年,看淡的投資者不斷拋售股票,沽售已達尾聲。上周其實沒有甚麼重大的利好消息,只是某些公司的業績比市場預期略好,便已觸發大量買盤,杜指在過去7個月交易日急升1036點,達14.2%。
(本欄逢周一刊出)
投資組合:
梁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