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美股上升,環球主要股市投資氣氛獲得改善,甚至連印尼及菲律賓受到恐怖襲擊亦置之不理。此情形可以看成兩個原因,其一是先前連續6個星期的跌幅實在太過份,現時只是恢復正常水平而已。其二是先前淡倉盤太多,現時挾淡倉,在淡倉盤未平完倉前,大市仍可再向上。哪種說法是正確毋須太考究,美國企業業績較預期為佳是事實,問題是當業績高峯期過後,還有沒有其他利好因素支撐大市?在經濟數據弊多於利下,恐怕難再進一步有實質的升勢。
亞洲股市跟隨美股造好,港股除了藍籌股外,最值得留意的是中資股,原因是市場憧憬中共十六大黨代表大會前後,將會有利好消息出籠,造就了中資股新一輪升勢。
這次十六大為市場帶來最重要的訊息,是消除了政治上的不明朗,年輕而且教育程度較高的新一代領導班子,將會帶領中國走向新的一頁,加快經濟改革,實施更民主的政策
中國加入世貿後,經濟改革已是無可避免,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如何做到「政、企」分家。在改革過程中,企業間的收購及合併將是未來大方向,重點則是從電力及航空公司開始着手,令此兩類股份成為受惠者。
工業改革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過程中難免會受西方思想所影響,有助其他方面的改革,稅制方面的改革將會跟隨而來。這有助現時每年繳納達33%稅率的國內企業,減輕他們的負擔,提高盈利能力。
QFII及QDII相信會是大會中的一個議題,QFII率先於QDII出籠是無可避免,資金流入國內相比外流國外更符合現時的環境是為主因,如QFII模式成功,亦將有利QDII實行。預期前者的諮詢文件將於大會舉行前後推出,明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後者亦有機會於明年內推行,能否成事,短期內將會知曉。中資股份近來亦受惠於此而有不俗表現,但要提醒大家,以上亦只屬市場推測,如最後又是「狼來了」的話,將再令此類股份受到拋售,所以還是以短炒為目標好了。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