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輪ABC:炒輪10大常犯毛病

窩輪ABC:炒輪10大常犯毛病

投資者欲在窩輪市場內着着領先,除了要對市場具有敏銳觸覺外,必須吸取他人的失敗經驗,留意每個容易被忽視的潛在危機。所謂知己知彼,筆者將會一連兩周,扼要地探討10個窩輪投資者常犯的毛病,讓大家引以為誡。今日先提其中五項。

1.忽略時間值的流逝:
所有窩輪價值均由內在值和時間值兩部份組成。內在值是正股價格與窩輪行使價的差額,只要在到期時,正股股價仍高於窩輪行使價,相關認購證就有正數的內在值。以滙控認股證9266﹙行使價為$65﹚為例,正股在上周四﹙10月17日﹚收市價為$86.25,窩輪價格則為$25,其中$21.25是內在值,餘下的$3.75是時間值。投資者常投訴窩輪到期時會變成廢紙,所謂「廢紙」,其實是指其時間值及內在值同時消失。
另外,認股證愈接近到期日,時間值的消耗愈快;其價格轉趨波動,風險亦相應提高。最後,在認股證到期時,其時間值部份會完全消失,股證價值便只有內在值。據經驗估計,一般認股證約2/3的時間值,將會在其最後1/3的壽命中流逝。

2.以「平均購入法」投資窩輪:
使用平均購入法的投資者,在價格下調時,會用較低價錢增加持股量,藉以降低平均成本。當正股價格上升,即使價格未能升至最初購買價,只要高於平均購入價,他們便可從中取利。單從計算方法來看,這投資策略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先決條件是相關資產必須質優,而其價格會在未來重拾升軌。
不少利用平均購入法投資窩輪的散戶,在輪價下跌時未有執行止蝕,反而選擇加注「溝淡」,結果出現愈買愈低的情況。其實,平均購入法並不適合窩輪投資者採用,主要因為窩輪是受到時間值流逝的影響。即使股價出現反彈,時間值對窩輪價值的損耗可能高於正股股價帶動的內在值增幅,因此,傳統認股證並不適合作長線持有。
投資者倘若真的希望以平均購入法投資窩輪,應選擇一些年期較長,較為價內的股證,因該等股證擁有較高內在值,較低時間值,換句話說,受到時間值流逝的影響也較低。

3.每日均進行買賣:
窩輪能在正股表現良好時,提供極大升幅,但有些時候還是不沾手為佳,特別是市場淡靜或缺乏明顯方向時。正因為窩輪內在的槓桿及時間值,投資者可能在短時間內賺取或蝕去大部份的投資金額,換言之,他們必須小心管理風險。

4.未確定正股方向,只曉「跟紅頂白」:
作為影響窩輪內在值的主要因素,正股短期走勢往往 直接影響相關窩輪價值。投資者在買入窩輪前,必須清楚預計正股短期方向及波動幅度;同時根據正股價格及其轉變可能對股證價值帶來的影響,決定入場及止蝕位。而這正是窩輪投資者經常談論的有效槓桿比率及對沖值,一般報章或財經網站皆刊載有關資料。

5.忽略或錯用技術分析:
無論投資股票或衍生工具,投資者必須掌握相關股份價格走勢的技術分析,一些重要阻力位及支持位,往往能帶來重要啟示。事實上,不少窩輪投資者只從成交量、溢價來作出投資決定,未有好好分析相關股份的價格走勢;另有一些人則純粹根據窩輪價格走勢圖來作技術分析,但基於時間值流逝的影響,此舉可能會帶來偏差,除非正股價格呈現強勢,否則窩輪價格走勢只會一浪低於一浪。因此,投資者倘若希望對價格走勢作出技術分析,焦點應集中在相關股份,而非窩輪本身。
(二之一)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