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原名譚百先,生於一九五○年,原籍廣西桂平,於廣州出生,家境富裕。羅文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父母皆大學畢業,父親在內地及香港營商;而祖父則是廣州的大地主。一九五六年,羅文父親被清算,所有田產被沒收,幾經折騰,最終因腦溢血而病逝,當時羅文只得九歲;三年後,羅文母親亦不幸患上鼻咽癌去世。
十三歲時羅文跑到香港,在展開演藝生涯前,他曾當過裁縫學徒、荔園驗票員及銀行練習生。當時羅文日間工作,晚上到夜校念英文,其後披頭四風靡全球年輕人,帶起一股夾band熱潮,羅文深受影響,晚晚跑去夾band,六七年開始自組業餘樂隊,從此與音樂結下不解緣。
羅文自六七年開始組織自己的樂隊,第一隊叫TNT(炸彈),後來又組成Roman&TheFourSteps(羅文四步合唱團),便開始在灣仔UnitedBar唱歌夾band,因而獲得作曲人王福齡賞識,引薦他加入邵氏任幕後代唱,演繹過的電影主題曲《愛情代價》及《水仙》,均流行一時。
七二年羅文與沈殿霞組成「情侶合唱團」(原名本是Lydia&Roman,但因二人經常以情侶裝示人,於是改名情侶合唱團),兩人多次走埠登台,沈殿霞更因此成為羅文一生中唯一的緋聞女友,但由於兩人的歌路分別太大,兩年後拆夥。
七四年羅文認識當時在日本很有名氣的歐陽菲菲,在她穿針引線下進軍日本,成為羅文事業上的轉捩點。羅文在日期間,共推出三張細碟,更取得「全日本歌謠賽」新人獎。三年後羅文回港發展並簽約無綫,事業開始走向高峯。
七六年羅文憑《前程錦繡》及《家變》等多首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走紅,而一曲《小李飛刀》更風靡全球華人,奠定羅文在樂壇的地位。當年羅文因此將發展基地由日本轉移回到香港,而原本是生意人的譚國基(KK),當時亦結束自己的生意全職擔任羅文的首位經理人。羅文七七年於利舞台舉行首個個人演唱會,並成為香港首位開個人演唱會之藝人。八一年羅文獨資組成了「排藝社」,於八二年及八四年演出兩部舞台劇《白蛇傳》及《柳毅傳書》,好評如潮。羅文勇於創新及對舞台藝術的熱情,對演藝界貢獻良多,亦為羅文帶來無數獎項,其中包括八八年的「藝術家年之流行歌手大獎」和九二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至九六年八月,羅文一度宣布退出舞台,後來復出。
羅文一生花掉不少心血培養新人,他於八一年成立了「排藝社」,訓練了一群年輕的舞蹈藝員,其後於八二年及八四年與學員分別演出四十場及三十場的兩部舞台劇,場場爆滿,成了羅文在演藝生涯中一個里程碑。羅文一生深受樂壇中人尊敬,淡出後亦廣收徒弟,包括鄭伊健、譚小環、寶詠琴、容祖兒、葉佩雯及何嘉莉等。九九年加盟英皇,成為該公司資歷最深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