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志
特區政府立意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當中條文備受爭議。建議書我倒未讀過,但立法既要嚴謹,也就該覆蓋全面、公平。因此建議增加一項「肉麻罪」條文,以防有人散布令大眾毛骨悚然、雞皮疙瘩、可構成社會不安之言論,例如︰「有愛心,無野心」、「你哋信我啦」。
香港天主教區新任主教陳日君先生,因其言論矛頭常挑戰特區政府行政、高官、政要等,被傳媒冠以「反叛主教」名號,彷彿成了社會英雄。
但作為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家,仍站上社會最前線去抱不平,這是香港之福,還是香港之悲呢?
「反叛主教」這rap稱,是想把陳主教形象年輕化一點?還是反映社會幼稚?他的使命可不是鬧着玩的。
香港教育制度最大敗筆在於強迫性的填鴨式教育,學生的自主、興趣、創造力都給埋沒了。加上家長們的虛榮作祟,以加重學習壓力務求子女成材,看見小朋友們的狼狽相,簡直是扼殺童年。
問題根源在於學生人數跟教師和資源的比例相差太遠,為求有效率管理、運作,教育制度便流於機械化,學生成績往往只依循模擬答案,無創造性和啟發性可言。
更可悲的是現行政治文化把教師及資源都投放到那些巧立名目、但求獨善其身的管理行政事情上,甚麼開會、讀文件、做報告、做計劃、搞花樣等……
於是,教學及關心學生的時間也就沒有了,大家都喘不過氣。
特區政府何時才給老師和學生喘息機會?為人家長的又是否要反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