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張瑪莉小姐介紹認識了宣明會的香港幹事,也跟過他們到緬甸探訪,那時候昂山素姬還未被釋放。
去年雖然世界性經濟低潮,但香港宣明會所籌到的助養兒童款項比前年還要多,這除了是幹事們的努力,也證明了部份香港人在經濟低迷和頹廢社會風中仍未變得麻木。
很多時候人們不是不想捐錢給慈善機構,而是怕捐款沒有被善用。
其實善長仁翁可以透過很多細微的事來決定是否向某些機構捐款,譬如說參加助養兒童計劃的有心人,可以留意一下助養孩子寄來的信或勞作;但除此之外,有心人亦可額外寫信給其助養的孩子,看看他?她會否回信,以及回信的內容,從而或多或少能知自己助養了一個怎樣的孩子。
曾經收到另一機構的助養孩子回信,高中程度還錯字連篇,只懂問我覺得她漂亮嗎?(我覺得驚訝)。
宣明會的其中一個優點是經常性邀請助養者去探訪助養兒童,這好比慈善的品質管理。
上次宣明會緬甸之行,是我生命中獲益良多的旅程之一。(宣明會助養熱線2394-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