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衡:老師們,請自重 - 盧鋼鍇

教育論衡:老師們,請自重 - 盧鋼鍇

盧鋼鍇

與幾位中學校長、中學老師、小學校長和小學老師討論過中學派位問題,他們分別指出現行派位制的缺點。意見並不統一,不同意的程度亦有輕重之分,比較共識的是五組變三組增加教學上的困難,更共識的是現行以過去三年學校派位的平均值定出組別數目,不能真正選出名實相副的學生。中學校長和中學老師除了對自行錄取百分三十的中一生較有信心外,對於組別派入來的學生程度感到驚訝;驚訝不源於程度的差勁,而是源於來自同一小學,組別高的學生差於組別低的學生。中學通常都會為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舉行分班試,好將程度相若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施教,就在這個試的結果中,發現一些不平常的現象。
與小學校長和小學老師討論這不平常現象時,他們坦率指出學校早就知道明年派位組別數目,一些六年級班主任或科任老師也許愛護自己的學生情切,希望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能獲取較高組別,旁及博取校長及校監的嘉許,於是以不同方法為學生爭取好成績:有些以隱晦方式在考試前提示學生,有些以預習方式將全部或局部試題給學生練習,有些甚至明言某部份是考試必讀。


對其他學生不公平
學生經過老師提點,自然成績優異,因而本來成績雖不及鄰班某些學生,亦能排眾而上,位列前茅,獲派第一、二志願。這種人為提升,把原來已經千瘡百孔的臨時派位制度推到更不堪聞問的境界。組別的五改三已將學生程度的參差拉闊,再加上不公平的「造馬」,難怪中學的校長和老師們搖頭歎息,但無可奈何,這不是他們管得到的事。
絕對相信這只是少數教師的所為,他們的動機雖非十惡不赦,但行為有損專業道德。對某一部份學生特別優惠,亦即對另一部份學生不公平;如果其他班級的班主任或科主任老師都這樣做,考試意義何在?甄選意義何在?專業操守何在?這並非筆者杜撰,而且看來這股歪風正在蔓延。歸根究柢是派位方式太迂迴曲折,學生的實力和派位結果無直接關連,中間存着太多灰色地帶。
老師們要自重,校長們要防範,教育當局要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