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港元若貶值樓市恐遭殃

投資學堂:港元若貶值樓市恐遭殃

港元會否與美元脫鈎的問題,近期已成為市民茶餘飯後傾談之話題,好像筆者在逛街、上酒樓、坐的士、地下鐵,甚至在洗手間,也被一些不相識的朋友,問及港元是否會貶值,可見市民的關注程度頗高。
筆者認為港元與美元脫鈎只是遲早問題,早者可能在2004至2005年,遲者相信亦不會延至2100年之後。在96至97年間,一位英國的真正外滙專家,他在返祖家前曾語重心長地建議筆者將大部份港元資產兌換成美元,可惜當時筆者嫌麻煩,怕日後若需要港元應用時,將美元兌換回港元會蝕買賣差價;同時亦想預留資金來「揸鑊鏟」炒股票,故沒有聽從這英國專家的意見,至今非常懊悔。大家可知當時港元兌美元是大約7.74左右,並非今時今日的7.8。
唉!白白損失了五六百點子,真是寫很多很多篇稿也補唔番,除非老編肯調高些稿酬。哈哈!
早前跟一位學者飯局,話題慢慢轉至港元聯繫滙率上,並討論到港元若一旦貶值,甚麼資產損失最大?大家不約而同地估計是物業資產,屆時樓市可能因港元貶值而暴跌!
照道理,假若港元一旦貶值,外幣相對升值下,進口貨物的價格便會相對上升,建築工程所採用的鋼筋、水泥及其他用料,這些進口貨價格會隨之上升,故樓宇建築成本也會隨之增加,樓價理論上也會因成本增加而上揚。可是這僅是在經濟平穩環境下,才會出現的理論性效果,在恐慌性情況下,結果便會完全不同!

發展商料「劈價」套現
正如早前(甚至現在)個別地產商「劈價」售樓,部份(不是全部)樓盤的售價基本上是低於建築總成本,可見在急於套現的時侯,成本並非地產商首要考慮事項,反而是將不動資產(如樓宇之類)變為現金更為重要。故不要誤以為港元一旦貶值,雖然建屋成本上升,但並非相等於樓價也會相對升值!
各位不妨想想,當港元(假設而已,不是真的)一旦貶值,一般人會怎做?筆者曾詢問了一些小市民,他們大都有類似的答案:「當然是盡快將港元兌換美元,點知啲局長搞乜!遲啲可能渣都冇!」
好了,一般香港人最貴重的資產是甚麼?相信大都是其樓宇物業,很可能佔總港元資產之50%以上。假若當小市民急於套現,將持有的港元兌換成美元,試想想,他們會否割價出售他們的房地產?屆時樓價又怎能不跌!
香港雖有豐厚的外滙儲備,但假若每年財赤皆逾四五百億元的情況持續,再高的外滙儲備也「捱」不了多少年!早前請讀者猜誰是「新一代之抽水大王」,發覺大家反應奇佳。今日再給各位猜一猜:「假若今天所有港人將持有之港元兌換成美元,你估外滙儲備足夠應付嗎?」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