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 - 鍾偉民

茶餐廳 - 鍾偉民

牆漆掉了一大塊,找人修補不划算,終於自己動手買材料工具髹牆;第一次做水泥匠,不知道油漆要攙水,往牆上亂抹,稠乎乎的,那黏滯的感覺活像當下的時局;甚麼都是一門學問,到明白油漆這門學問,已弄得一屋是塵。
灰頭土臉,走到新世紀酒店附近的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在泉灃花園地下C舖的「好食店」吃夜宵,見有海底椰川貝燉鵪鶉,說是止咳化痰的,正好。
昨夜去吃,店員推薦貴妃雞,已是最後半隻,陸續來了四五桌熟客,進門都問:「有沒有貴妃雞?」沒有了,沒有了,但北菇雞、啤酒雞、啫啫雞都在。一視同仁,熟客沒特權,真好。不時不食,這時候,芥蘭像大腳趾那麼粗,朋友來澳門,吃這腳趾芥蘭最好。
這「正好」、「真好」和「最好」,「三好」俱備的日子,是不多的;都難免有偶然的失誤。這好食店隔幾個舖位,就有家叫「新寶」的茶餐廳,第一次和小黑明去吃水蟹粥,那粥,只應天上有,吃得兩個地上人感動得奔走相告,呼朋喚友去嘗鮮;無奈日前再去,店員把一隻大水蟹拎入廚房,轉眼卻把活蟹拿出來:「有蟹,但沒有粥了。」意興索然,單要一盤炒貴刁,竟炒得油膩不堪,擲箸長歎。
新寶對面有「寶記」火鍋酒家,胡椒鳳爪排骨煲做得不錯;其實,該叫胡椒雞腳豬骨湯鍋;胡椒行氣,豬軟骨和雞腳都是膠質,熬出來那鍋熱湯也稠乎乎,像我那盤沒攙水的油漆;不過,豬朋多縱慾,這油漆湯大概能補精還魂。食肆,能不能成為名店,在於能不能長期保持高水平;一般忽然精采,總難經受一而再的「返頭吃」;天天去「試菜」,反而不敢妄說。然而,在這裏吃一頓飯的開銷,只等於在香港外出吃飯的交通費;朋友來了,我總勸他們多住一兩日,這家不如意,總有幾家吃得人大呼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