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育基本法》五十五年未有修改,中央教育審議會周三提出了修法報告草案。為適應新形勢而全面改革教育制度,本屬無可厚非,但草案將提高學生的愛國精神列為改革重點之一,又難免觸動亞洲鄰國的神經。
愛國教育一直是戰後日本敏感課題。戰前全國師生都要奉讀的《教育敕語》,確立「忠君愛國」為國民最高道德,教科書更是軍國主義宣傳工具。戰後佔領着日本的美國,當然要全面清洗日本教育的軍國主義成份,一九四七年的《教育基本法》,就是在這背景下出場。
日本有很多教師本着《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反對在學校內懸掛富軍國主義色彩的「日之丸」旗和奏《君之代》歌。猶記得幾年前,廣島有中學校長因為無法說服他們而自殺。
此法一改,愛國教育名正言順抬頭,右翼人士若要暗渡陳倉復辟軍國主義教育,教師要反抗恐亦無法可依。這就是值得鄰國關注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