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市近期交投淡靜,美元兌各種主要貨幣除日圓外,大部份時間都在窄幅範圍上落,大市在目前水平好像迷失了方向,炒滙之士可謂被悶到發慌。
以基本因素來衡量,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疲弱,9月零售額比8月大跌1.2%,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密歇根大學發表10月消費信心指數急挫至80.4水平(9月份是86.1),製造業又持續收縮,顯示依賴內部需求及消費推動經濟增長之動力正在減慢。
歐洲方面,歐元區內最大核心國德國剛調低經濟增長目標,另一主要成員法國企圖違反「穩定及增長條約」(stabilityandgrowthpact)中規定的財赤預算上限,不排除有成員國有樣學樣,或要求延遲平衡赤字時間(其實德國已放出聲氣),歐洲央行又不肯放寬貨幣政策,加上結構改革緩慢,歐元始終令投資者放心不下,要取代美元地位,談何容易?
至於日本,雖然日本央行上周透露會向10大銀行購入2萬億日圓股票,但市場反應冷淡,證明信心已失,何況通縮肆虐、失業率高企、消費不振等耳熟能詳問題揮之不去,決策者「得把口」,但又無具體方法解決,日圓滙價又怎不疲莫能興?
綜觀上述各大經濟體系,各有各的隱憂及問題存在,正是「海軍」遇上「水兵」──水鬥水,在此情況下,投資者捨美元其誰?
筆者早前建議持有美元,至目前為止仍有利潤在手,尤其是日圓的紙上富貴更高達600點,未被悶走或震走之士,應繼續持有,但切記要放「止蝕」!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