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月,前往尼泊爾最好的日子來臨,不但登山時不覺炎熱,而且有最清晰的視野欣賞雪山,令人覺得最貼近喜瑪拉雅山。平時多行兩層樓梯也叫苦的我,走到尼泊爾樸卡拉(Pokhara)登山,一點也不覺苦。如果不跑上山,又怎可在大清早走出帳篷,極目晴朗的天空,眺望被晨光照成金色的魚尾峯呢?可以親眼欣賞喜瑪拉雅山的壯觀,興奮得要向眼前連綿山峯大聲說句早晨。
記者:李敬賢
樸卡拉是尼泊爾第二熱門旅遊地點,坐落在PhewaLake旁的小鎮,包圍小鎮的是終年冰封的喜瑪拉雅山山峯,雪山映照在平靜的湖面上,是令人難忘的畫面,但吸引我們走到樸卡拉的,還是著名的魚尾峯(Machchapucchre)。
樸卡拉的登山徑國際知名,在這裏,可以清楚無阻地遠眺尼泊爾有聖山之稱的魚尾峯。異地登山一點也不麻煩,當地旅行社可安排登山所需的衣食住行。連同私人領隊、廚師,以及全程為我們背行李及露營用品的挑夫(Porter)都有齊,我就只帶着興奮心情,出發挑戰高峯。
我們一行三十人,浩浩蕩蕩,由海拔八百多公尺的樸卡拉出發,目標是位處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Pothana,在那裏,我們可以看到世上著名的魚尾峯日出。
早上九時許出發,路不算難走。上山初段,沿途可以看到簡陋的石屋,五、六歲的山區小童三五成群通山跑。石屋旁的農田還種了芥花,所以到處也是一片片的黃色小花,給早上的太陽照射得格外嬌嫩。芥花原來是當地人的農作物,在我們眼中,卻成了叫人爭相拍照的美景。
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往上行了二百多公尺。我們一邊拍照一邊走,難得連喘氣也沒有,終於遠遠看到喜瑪拉雅山系中的安娜普娜山脈(Annapurna)群峯。尼泊爾文中,Annapuma代表富足女神,首次如此接近高聳入雲的雪山,我不但覺得富足,更是興奮。
生平首次親眼看到雪山,才知道雪山不是全白色的。積雪沒有完全蓋着山峯,山峯還隱隱約約露出灰色的山頭。看到籠罩着山峯的一股白色霧氣,雖然太陽照在頭頂,不期然心頭感到一份寒意。
路開始崎嶇,雖然在山頭任何角落,都看到「世界屋脊」的蹤影,但我們已沒有停下拍照了,有點累,很少交談,連步伐也放緩了。下午四時左右,天開始黑,我們終於到達Pothana,雖然雙腿有點痠,不過,一下子就站在一千九百公尺高的山上,不禁有點得意洋洋。
這夜,我首次在一千九百公尺高的山頭野餐露營,抬頭是有萬顆星星的晚空,但我可沒暇觀看,因為要早早入睡,期待明天的日出。
魚尾峯跟我們仍然距離很遠,我們要抬頭看她的日出。早上六時多,天空已露出魚肚白,晨光把魚尾峯照成金色。大家興奮地尖叫,還有此起彼落的閃光燈,趕緊捕捉那像一尾躍跳的金魚撲回大海的一剎那。
接下來約五分鐘,四周寂靜了下來,大家只駐足欣賞,沒有發出丁點聲音。二十分鐘後天空已光透了,我們拍掌呼叫,結束欣賞日出這一幕。喜瑪拉雅山的首個清晨很冷但清新,我一點也不覺疲倦,準備挑戰喜瑪拉雅山的另外一千公尺。
1.尼泊爾登山的最佳時節是十至十一月,因為最為天朗氣清,其次是二至四月,而十二至一月落雹、四至九月雨季,不宜登山。
2.當地的行山路徑選擇亦相當多,由一天到十多天都有,要輕輕鬆鬆還是挑戰高難度,可悉隨尊便。
與我一起上路的挑夫Kai,是個只有十三、四歲的大男孩,但他有成年人的責任感。Kai從不會離開我超過三米,稍為遠離時,便不時回頭看或停下來等候。他背上的行李及露營用品,少說也有三四十公斤,他一直默默地低頭向前行。Kai說,他不覺得貨物沉重,反而喜歡這份工作,因為當挑夫每天可以賺得兩美元,在當地來說是不俗的收入,所以有工開時,連學也不上了。為當挑夫不時逃課,Kai的英語仍說得不錯,他解釋說,尼泊爾人知道一定要英文好,因為他們的工作是為遊客服務。在尼泊爾,貧窮這個擔子,較背上的行李更沉重。
出門提一提
簽證:香港旅客必須辦理簽證,在香港辦理費用$240。持特區護照及BNO人士,可在加德滿都機場辦理,費用為30美元。查詢電話:23697813(尼泊爾領事館)
交通:由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往樸卡拉(Pokhara)可乘搭巴士,需時約6小時;每天亦有多班航機往來兩地,航程約30分鐘。
網頁:尼泊爾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