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表示未來十多年花六千億投資基建的甜言蜜語又告破滅!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首次透露,在賣地收入不理想加上未能如期出售第二批地鐵股份的情況下,政府本年度將出現六百億財政赤字;為減輕財政壓力,政府將把一些經濟效益低、回報不高的基建工程項目「拖落馬」,但不會為增加收入而賤賣土地。
有工會代表批評減少基建對失業重災區的建造業雪上加霜,全港二十多萬建造業從業員將要度過嚴寒的隆冬。民主黨陳偉業則直指梁錦松「摑咗董建華兩巴」!
梁錦松昨晨前往廣州出席特區駐粵經貿辦事處開幕儀式。他在火車上談及財赤問題,強調政府首要穩定通縮和刺激經濟,所以要先穩定樓價,而現階段樓價已到「可以穩得住的水平」,政府此時絕不會賤賣土地,但相信土地收入會受政府計劃推出的穩定樓價措施影響。政府原估計本財政年度會有二百五十億賣地收入,但至今只收到幾十億元。
另外,梁錦松指出因兩鐵合併仍未有定案,第二批共一百五十億地鐵股份或要推遲出售,令政府原先估計今年的四百五十億元赤字,或被推高至六百億元。
為進一步節省資源,梁錦松表示各政府部門已重新檢討基建工程,若未達經濟效益、回報率不高,工程將被「拖落馬」,詳情待明年三月的財政預算案公布。他說:「要應使就使,(政府)會睇緊啲唔應使嘅項目,either(一是)將佢拖落馬,或者將佢推後。」
但他並沒有解釋哪些是回報率不高的項目,只說單純為刺激經濟而做的工程,並非好的基建,又以外國例子說:「例如一啲國家起啲路、起啲橋,都唔知駁去邊度嘅!」
梁錦松又透露已檢視過部份中短期基建,很多項目都具經濟效益,如口岸建設、西部通道等。他保證政府在未來幾年的基建投資不減:「政府每年使嘅係二百七十幾至二百八十億,呢個數字係完全可以支持得到的,所以唔會影響就業,唔會影響民生。」
他又重申政府將繼續透過自願離職和自然流失,減少公務員人數,而現時公務員人數已較九七至九八年度減少一成,他有信心在二○○六至○七年度,把公務員編制減至一個「有意思」的數字。
此外,梁錦松強調政府不會以發行債券方法填補赤字,否則會令香港變成另一個阿根廷:「一個家庭冇錢,靠碌卡生活得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