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學前教育改革不斷,不乏有創意的學校。具三十年歷史的香港靈糧堂幼稚園一直致力求變,引入不同的教學法。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榮獲本年度首屆傑出學校獎勵計劃「教學與學習」範疇優異獎,也是二十間資源學校之一,難怪曾校長打趣說許多小學校長皆喜歡靈糧堂的學生,形成「隱形」一條龍。
記者:邵超 攝影:楊錦文
環視靈糧堂,音樂設施俯拾皆是,敲擊類樂器特別多,也是學校率先引入的奧福兒童音樂教學法的一大特色。在上課前的自由時間,小朋友可以隨意奔到舞台上,各人手持一支棒,便展開即興演奏。那一刻,人人都是音樂家。
曾校長本身是中大音樂系畢業生,對於音樂教化甚有心得:「傳統音樂課太靜了,奧福是綜合教學法,音樂不但是聽,是可以見得到的視覺音樂,是文學、詩歌、語言、戲劇……,身體是天然的樂器(聲音、肢體),鼓勵小朋友用身體感應音樂。」看小朋友上音樂課,發現不少兒時遊戲音樂化了,如加了音樂玩的「紅綠燈」,音樂停頓時,要跟附近的小朋友說「你好嗎」,寓語言和肌肉運動於音樂中,增添不少樂趣。許老師還不時邀請小朋友即興設計動作,用不同動作打拍子唱歌,擴闊小朋友唱歌的概念,真的「點止唱歌咁簡單」。
靈糧堂在音樂教學上的第二個創新,就是成立首個幼稚園校友管弦樂團。這並非人人做得到,因為大部份人都忘記幼稚園的快樂生活,但靈糧堂的許多畢業生對母校有很深厚的情誼,即使升上小學、中學及大學或出國念書,仍心繫靈糧堂。曾校長笑說:「很多升上小學的畢業生很掛念母校,喜歡回來幫手當『小老師』,即是做助教。」一年又一年的畢業生日漸長大,不少人升學時修讀音樂。94年成立的樂團,班底由小學至大學生組成,擔當校友與舊生溝通橋樑的重要角色,每年邀約演出應接不暇,也辦團到海外交流。
創意與科技從來是孖兄弟,靈糧堂就是把這兩兄弟請到學校裏。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學習興趣,從改善教育環境開始,數年前靈糧堂進行大翻修及增添設備,營造了一個摩登且意念統一的學習平台。其廁所採用不同的水龍頭設計的創意,便得到美國建築師學會設計獎。不過要說最厲害的,還數首創幼稚園內聯網先河。家長會得到一個密碼進入內聯網,學校把各班的校園動態,每日更新公開給家長瀏覽,家長可以每日跟孩子一同瀏覽,談論校園生活,認識他的同學和老師,不啻為一個活潑的親子溝通方法。每班學生和老師也有一個網頁,家長、老師和小朋友可以互通電郵,發揮互動溝通的精神。
「我四個女兒都是讀靈糧堂,以前讀第一年唔使寫字,課程好似好淺,現在大女升讀女拔萃,二女讀聖士提反,這些小學都是活動教學,都銜接到幼稚園課程。」
「音樂堂最鍾意一邊行一邊唱,可以玩鼓,上星期玩木棒、搖鼓及沙沙。」
「校長好Concern小朋友,她很可愛,當家長是朋友。仔仔好識思考,因為學校是教他自己去探索。」
電話:25765881
地址:銅鑼灣禮頓里6號
面積:15,000平方呎
學費:$2,090
教學語言:中文、英文
師生比例:1:11(幼兒班),1:14(高低班)
直屬學校:馬鞍山靈糧、東涌靈糧秀德、大埔靈糧堂劉梅軒中學
最多畢業生升讀小學:華仁、瑪利曼、聖彼得、聖保羅書院、聖安多尼
索取申請表方法:
a)在網頁
b)郵寄索取,須備回郵信封及出世紙影印本,信封面註明索取申請表
c)即日起親往學校索取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月21日
收生標準:靈糧堂重視家長對學校教學理念的認同,與家長互動支持孩子的學習關係。所以傾向為同一家庭服務,兄弟姊妹優先取錄。面試時觀察小朋友的脾氣、合作態度和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由即日起連同回郵信封郵寄九龍塘窩打老道134號宣道幼稚園,信封面註明申請班級,校方將於11月15日郵寄報名表給申請者。查詢可致電2337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