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對弈:董再當政必累及中央 - 王岸然

政法對弈:董再當政必累及中央 - 王岸然

王岸然

上星期四的董伯答問大會,也許是董伯近年最好過的一次,董伯自己不用惡形惡相,民主黨的提問也不夠火氣,《明報》的標題,形容特首罕有地向民主黨示好。董伯沒有再揶揄、斥責民主黨,還對何俊仁示好,表示若有問題「當面回答又得,傾偈又得,好樂意!」民協的馮檢基更加不堪,在搞笑,在插科打諢,為董伯製造一個「挑撥離間」的笑話……算是笑話大幫忙嗎?
民之所急,民之所欲,民之所需,民之所憂,民之所困,這些問題呢?董伯與一眾小政客談笑往還之間,輕輕帶過,這個垃圾答問大會……你說香港人自己不起來,發動人民的自身力量,爭取前途的主導,還可以依賴誰人?
還可以依賴的,是中央的醒覺,主動在背後做工作,把董建華廢了。不是說笑,香港再衰下去,就已經不是香港人自己的問題,而是中央政府的問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一旦出了問題,國家將被迫以大量資金投入救港,而且不得不這樣做。這情況猶如香港任何一間上市公司倒閉政府都可以不理,但銀行出事,就被迫用儲備支持;八七年股災之時,港府用四十億元注入期交所,免其倒閉,今天再發生這類事情,不堪想像!

信心全失經濟難復甦
如果董建華再當政五年,這個災難的出現,完全有可能。因為香港人對他太沒有信心,股市出問題,銀行出問題,期市出問題,外滙出問題,港人基於對董政府欠缺信心,一定爭相走避,董伯會馬上站出來,公開呼籲,港人一聽,會走得更快,災難由此形成,到時只能由中央出手救港。
經濟是信心問題,港人不是沒有資金,硬是寧可放入銀行全無利息(包括筆者),亦不肯投入股市及樓市,為的是甚麼?就是一個信心問題,要刺激經濟復甦,人人投資消費,還有甚麼好辦法?有!就是董建華下台,香港有了一個新的特首作領導,港人信心馬上回復七成以上!
一得一失之間的利害關係,明顯得很,也現實得很。筆者一直深信中共中央對董伯的支持,不是絕無保留,最少在去年董建華是否連任這個問題上,有連番內部爭鬥,遲遲才能定案,筆者當時的文章,不是煽動甚麼,而是理性討論他的自動求去,對自己對香港對中國都是好事,他能瀟灑引退,總會留得一個謙謙君子的美名,現在呢……他只有可能成為香港的千古罪人!
筆者深信自己的分析及觀察正確,並不是董一連任成功,中央就一定讓他做完這五年之久,而不會考慮更換。變數何在?在於香港的經濟出現大問題,可能有災難性的後果,危及中國整體利益,這個勢頭,不是日漸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