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市況淡靜,除了數隻大型企業如中國電信及渣打銀行(2888)能夠籌備上市外,投資銀行界可說生意難做。但市淡亦有新招,由於不少上市公司股價低殘,與資產值折讓甚大,惹起不少公司回購股份,或大股東私有化。
以近期3宗較為矚目的股份回購交易為例,滙豐證券可說是獨領風騷,擔任了SCMP集團(583)及蜆壳電器(081)兩宗股份回購計劃的財務顧問;至於另一宗華人置業(127)回購,則由BNP百富勤任財顧(見表)。
SCMP發予股東關於回購股份計劃的函件披露,是次計劃總開支約2170萬元,當中相信包括財顧費用,但未知所佔比例。不過,滙豐賺取的金額不止於此。
文件又披露,滙豐與SCMP訂立4億元的融資協議,融資僅可於明年2月前一次過提取,提取時需支付30個基本點子(0.3厘)作為安排費用。SCMP表示,股份回購涉及約6.3億元,其中約一半利用滙豐的融資。以此計算,滙豐收取的安排費約為96萬元。
不過,當款項提取後,將轉為3年期定期貸款,利息將按1、2、3或6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另加少於50個基點的利率計算。以現時1、2、3及6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均為2厘計算,滙豐每年收取640萬元,3年收取1920萬元,貸款收益較財顧收入更高。
至於蜆壳的交易,滙豐同樣身兼財顧及貸款人,涉資較少,僅6060萬元,詳情則由於股東文件仍未發布,暫未知曉。至於華置的股份回購,則由於以內部資源支付,BNP百富勤未能因貸出款項而獲取收入。
滙豐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亞太區傳媒關係主管高沛賢接受本報查詢時說,不便評論個別交易,但強調,滙豐會向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包括企業銀行及投資銀行服務。其實,滙豐今年初為提高批發銀行業務(wholesalebanking)的回報效益,整合了一個新的環球部門「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CIBM),其中一個目的,便是希望客戶可以同時利用滙豐企業銀行、投資銀行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