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董建華,是一件很令人洩氣的工作,就像對牛大罵粗口,牛不知恥,不為所動。漸漸地,鬧的人累了,連圍觀的人也悶了,久而久之變成一種厭惡性工作。不過,董建華有一種「氣質」,很自然地挑釁人去鬧他。就如立法會的答問大會,他的一字一言,極度令人憤怒:
(一)「對於香港當前的經濟困境,我們是冇辦法!」——相信全港沒有一份工作,比香港特首這份工更易做。試問,當老闆「召見」一個員工,命令解決一些工作難題時,員工可以回答「冇辦法」嗎?老闆會欣賞員工的「坦誠」嗎?對這樣的答案,老闆只會給員工兩種選擇:自動消失或解僱。
董建華或許沒打過工,不知道作為一個員工的基本責任是「為公司解決難題」。一個特首的基本責任是「為香港解決問題」,如果連這基本責任都做不到,便應下台,不要「佔着屎坑不拉屎」!
(二)「歡迎任何可以解決香港難題的建議,我們會慎重考慮。」——董建華當自己是甚麼?民意中心召集人?性疑難節目主持人?我們全港市民用幾百萬公帑,就請了一個「守株待兔」的演員?還打算守足幾年?試問如果有火災發生,消防員趕到後只是一字排開,收集救火意見,不動手救火,我們會讚揚消防員的「開明」嗎?
董先生,既然你「冇辦法」又無能,你還有面目收人工嗎?
(編按:陳也請假至本月十六日。)
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