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按法律辦事,做人要有良心,不要閉門造車,到處謠言,自己從中撈好處。人一生不能只是為了錢。只是為短暫利益是沒有意義的。我搞新義州沒有利益,我死而無憾。我的餘生做這件事夠了。」以上是《香港商報》10月5日訪問歐亞農業(932)主席楊斌時,與記者對談的一段節錄,事後所發生的事,大家這幾天應有所聞,對於這位滿口道義的新義州自由貿易區長官的人格,自有公論。這件本屬普通欠稅案件,演變成外交事件,並且節外生枝,中國證監發現歐亞有6項不尋常帳目及違規事件,更重要的問題隨即出現,到底我們身邊還有多少間歐亞?
楊斌一筆筆的胡塗舊帳已被人逐步揭露出來,令一個準備開放國家的政府蒙羞。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為求爭取中國政府支持開放新義州,朝鮮政府有需要解除楊斌職務,以結束這一場荒謬的鬧劇。對於仍持有歐亞股份的投資者來說,可算是前路茫茫,此事引發出來的問題是,公司涉嫌造假帳以及招股章程內若干資料可能不確,事件將會牽連甚廣,當中包括幫公司做核數的安達信、中港兩地監管機構,以至保薦人工商東亞等。
其實有不少市場人士早已對內地部份邊際利潤甚高的股份抱懷疑態度,如歐亞只種植蘭花,01年營業額11億人民幣,盈利竟高達5.21億人民幣。只是計時炸彈未爆發前並不醒覺,經此事後,如查出是事實,可為投資者帶來寶貴的一課。大家亦可由此領悟出,一隻新上市股份,就算經過繁複手續辦理申請,如果任何一方有意或無意出現錯誤,最後損失的只是買入該股的投資者。
美國Enron事件歷歷在目,不禁令人擔心市場上還有多少間企業是存在欺騙行為,尤其是年多以來盈利不斷上升的股份,大家應理性地探索一下,不要只被數字所蒙蔽。當然,經過分析員實地視察後的報告較為可信,但如一間公司有意欺騙的話,實地視察亦未能有效分辨,所以大家如仍有懷疑,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遠離該股。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