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今年後,美股一直狂瀉不止,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S&P500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現已分別較年初下跌25%、30%及40%。股市如江河日下,投資者要如何自處呢?
去年底美國相繼爆發商業詐騙案,先後有Enron、WorldCom造假帳,以及Xerox及Merck等公司出現帳目問題,這些事件除了令不少美國大銀行需要作出巨額撇帳外,更牽連到美國總統親自推動金融改革,其時投資者仍未從911事件衝擊中恢復過來,問題帳目事件令本已脆弱的投資信心再遭重擊。
最近充斥市場的負面新聞不斷,一個接一個,連續的盈利預警令投資者失去信心。股價缺乏支持,令管理層承受巨大壓力,他們想盡辦法提升盈利,其中最直截了當的辦法便是裁員,故美國大企業數以千計的裁員消息無日無之,市場不禁擔心美國兩大經濟支柱:個人消費及房地產市場是否能夠撐下去。
戰爭的不明朗因素亦令風險溢價(riskpremium)上升,大抵大家也相信股市將會在回升前先向下尋底,投資者紛紛減持股票。不經不覺,日本及美國股市分別創出了19年及5年新低。
根據以往經驗,股價一向很少停留在理性範圍,股價「合理」與否基本上取決於投資者當時的信心,本已飛升的股價「因信得救」,朝着更不理性的價格邁進,不理性完可以更不理性。同樣道理,當投資氣氛轉為悲觀時,股價在不理性下調後可以再跌。
索羅斯的反射理論(LawofReflexivity)指出,事件的原因及結果是互相影響的,預想事件的結果將導致另一些事件的發生,從而影響結果。人們預想股市將會大跌而先行沽貨,結果,股市真的大跌,繼而引發更多不利事件的發生,令股市出現災難性的下跌,當中所牽涉的心理因素才是股市狂跌的主因。
股神畢菲特曾說過,投資者習慣照搬過去的經濟現象,並毫無保留地投射至未來,這樣做自然得很,見好唱好,見淡唱淡,美國近10年的牛市造就不知幾許財富。股價飛升之時人人大賺特賺,自然只會懂得往好處想,現在股價跌個四腳朝天,大家才猛然記起股市是會盛極而衰的。
投資理論可以很簡單,無論在任何一個市場投資,投資者要的必然是好回報。投資回報往往跟投資項目預期產生的盈利息息相關,如要預測股市長線走勢,首先要把握未來數年企業盈利的增長潛力和長期利息的動向,歷史上並未聞說有人能在任何時候準確預測股市走向。人心一向最難測,偏偏短期的股市走向受心理因素影響至大,重要的是要在看準時機後橫下心,在淡得化不開的氣氛下下注,這種慎思而不受群眾影響的人最能捕捉真正的投資機會。
可以說,股票市場是個鬥智鬥力鬥耐性的心理遊戲(mindgame)。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李庚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