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你是一家時裝企業的高層,希望進軍增長潛力極為龐大的中國市場,可能你會像很多企業般,選擇先「取道」香港,打響名氣再揮軍北上。不過,與其花上極大的資源、氣力及時間,在本港擠擁的時裝市場打響名堂,為甚麼不「直搗黃龍」,直撲神州?加拿大品牌寶姿時裝(Ports)進軍內地,或者是一個好好的示範。 記者:陳健文
寶姿為何選中當時相對封閉的中國?「集團於93年選擇中國為進軍亞洲市場的首個地點,原因是如本港及台灣等市場,經已非常成熟及擠擁,中國市場則完全不同……當時內地尚未有一個擁有良好網絡的高級(時裝)品牌,國民亦未知道甚麼是美,市場潛力非常龐大。」寶姿時裝(專責亞洲市場)行政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陳啟泰,一語道破為甚麼選中當時對國際品牌認知度較低的中國,作為開展亞洲業務的首個舞台。
事實證明,寶姿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進軍中國市場的首年,寶姿全年營業額約為800萬元人民幣;到2001年,總營業額已增長至逾4億元人民幣。寶姿於為中國灌輸何為美的概念時,中國亦同時將寶姿帶進高增長期。
「當一個人只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對產品)所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我記得當年寶姿從北美洲總部派出10多名具經驗的高級人員到內地,於店舖內由教顧客怎樣穿衣服開始做起,一個一個顧客贏回來。這亦是為甚麼顧客對寶姿產品忠心的原因……當然,要給客人最好質素的產品,這是集團一向堅持的策略。」陳啟泰說。
雖然寶姿近年已穩坐內地高檔女性時裝的前列位置,但集團並因此怠慢,仍然一直透過贊助內地舉行的世界模特兒比賽、著名歌舞劇、高爾夫球比賽以及芭蕾舞表演等活動,維持「寶姿」二字在顧客心目等同於典雅、高檔及高質素的形象。
「根據ACNielsen於97至98年度所做的統計,受訪女性於未來12個月內,最想購買的品牌為Chanel,寶姿排名第5……及至01至02年度時,寶姿已取代Chanel,成為最想購買的首位,這是集團不斷努力的結果。」陳啟泰說。
未來?「我們不怕競爭,因為寶姿已早競爭對手一步,登陸內地市場,而我們亦已為寶姿打下了良好根基……未來只會變得愈來愈容易。」陳啟泰以這一句話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