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經常有機會應邀出席社交活動,多少看到人生百態。
每個社交場合都有一個主題,是慈善的、是宣傳的、是敍舊的、是慶功的,我總認為一是不參與,如果出席的話,還是「主題先於搭訕」。
我不反對人在社交場合認識新朋友,又或者與舊友談笑甚歡,只是在主人家說話時,那些派名片和自我介紹的行為可以停一停,否則就是過度社交活躍。
這些年來,我留意過很多社交面孔,通常過度社交活躍的都是「等待出位的急進型」,像穿花蝴蝶的他們要在活動結束之前,把自己的名片派給所有結識目標,分秒必爭,欲罷不能。
自我宣傳絕對不是壞事,但必須尊重主人家,讓他?她把預備了好幾天的演辭說完吧。
諷刺的是過度社交活躍的人,其實是想把深刻印象留給別人,可是沒想到自己所留的印象偏向負面,而且還深刻得白紙黑字的印在他們所遞上的名片之上。
適量的談話,留一點風度,就是最穩重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