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美股弱勢另有原因?

投資智慧:美股弱勢另有原因?

美國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周三晚再次大跌200多點,令杜指跌穿7300點支持位,成為自97年以來新低。
其實影響美股的因素很多,包括西岸碼頭工人罷工,雖然周三法院已經下令工人復工,重開碼頭,理論上對美股有支持,實際上美股初段亦一度上升,但及後分析員對於美股未來一年至年半的目標指數調低,令到美股再次下挫。
如果利用互聯網觀看美國媒體對於美股的看法,不難發現很多人都歸咎美股之所以大幅下挫,是因為6個星期以來,大市一直處於美國打算攻打伊拉克的陰影之下。
市場擔心假設美國真的攻打伊拉克的話,不會像十多年前的美伊戰爭般,軍費大部份由盟友承擔,這次將由美國獨自承擔,所用軍費可能會高達2000億以上,在強勁的經濟之下,都未必能夠承受這樣龐大的開支,更何況現在經濟如此疲弱。
其次是市場恐怕戰爭會影響油價,導致70年代的石油危機重現,引發由生產成本上升所引致的通脹(CostPushInflation)。再加上是次戰爭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傷亡,例如會出現生化武器戰爭,恐怖襲擊事件等,而戰場未必限於伊拉克,還可能在世界各地出現,這樣對全球經濟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筆者最奇怪的是,這個戰爭的因素早在6星期已經出現,現在市場信息十分發達,市場自我調節的步伐愈來愈快,理應早就在股市之中反映這個因素。為何同一個消息,可以炒了數星期,對股市仍然有重大影響?到底是市場真正調整,還是存在其他重要原因?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