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最大物流企業──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簡稱中外運)將於下周向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至於集資額能否維持在23億至39億元的規模,則要視乎同期的中國電信、海口美蘭機場及中海油田服務等新H股的招股反應才決定。
證券界消息人士稱,中外運已委任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及中銀國際出任上市保薦人,並將於下周向聯交所提交A1表格,爭取在今年內發行新H股,初步計劃集資3億至5億美元,但具體集資額仍需視市況而定。
今年第四季已有4家H股爭相上馬,除中外運外,還包括集資額250億元的中國電信、集資約23億元的海油服務,及集資約7.8億元的海南島海口美蘭機場;連同中外運,中資公司第四季在市場抽水逾300億元,競爭激烈。
消息人士續稱,中外運上市資產包括9至10個沿海省市業務,當中包括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富裕地區;另外中外運持有的上海A股──中外運空運發展的70%股權,亦將包括在上市資產內。
中外運其中一個賣點是其策略投資者,現時全球四大速遞公司之中,聯合包裹(UPS)、敦豪(DHL)和TNT3家公司都選擇與中外運合營;聯邦快遞(FedEx)以往也曾與中外運合作,其後改與天津大田合資。上述3家中外運的合資夥伴,在其發售新股時極可能入股成為策略投資者,實際上在市場推出的貨源不會太多。
另外,中外運在過去3年已積極裁減冗員,員工人數由6.7萬人,減至目前約4萬人,並會繼續精簡人手。該公司現時資產總值220億元人民幣,去年收入逾100億元人民幣,但稅前盈利僅逾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