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蚊紙淪為玩具?

新十蚊紙淪為玩具?

新十元紙幣,相信大家都見過,甚至「彈」過。網上一眾網友難得的一致,一字評論是││「醜」!麥飛徹夜苦思,不得其解││為何要發行一張「全新」設計的十元紙幣?官方的「解釋」如下:
(一)「十元硬幣易於偽造,擬以防偽性高的新十元紙幣取代。」││十元硬幣易於偽造,為何不重新發行舊十元紙幣取代?舊十元紙幣的防偽設計沒問題,何以要額外花公帑重新設計一張標奇立異、奇醜無比的新紙幣?
(二)「市民喜歡十元紙幣,通縮令十元紙幣需求回升。」││這論調沒有錯。不過,要滿足需求,重新發行「青蟹」便可以,根本不需要新十元紙幣。
(三)「發鈔銀行不願發行舊十元紙幣,所以由政府發行全新的十元紙幣。」││這個理由更荒謬,為何三間發鈔銀行願意發行二十元或以上的紙幣,獨不願發十元紙幣?根據麥飛翻查的資料,銀行當時只隱晦地表示,從未收到金管局重新發行舊十元紙幣的要求。
既然言不成理,何解政府還要浪費公帑,重新設計一張醜陋無比的新十元紙幣?新聞內的一段文字似有啟示:「新十元紙幣除了由財政司長梁錦松簽署,還有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的簽名。」能夠在紙幣上簽名,是無上的「個人」光榮,近幾十年,只有發鈔銀行負責人做得到;今天,梁司長和任總裁都做到了,算是不枉當官了。可是,不禁令人懷疑,這張不倫不類、浪費公帑的新十元,莫非只是兩位高官的簽名玩具?我不願相信,但可以給我一個更合理、更有說服力的解釋嗎?
(編按:陳也請假至本月十六日,本欄暫由麥飛執筆。)

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