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晉身流動屋大王<br>人物凸寫:祈頓發跡路途崎嶇

窮孩子晉身流動屋大王
人物凸寫:祈頓發跡路途崎嶇

美國經濟由盛轉衰,目前更有陷入雙底衰退的危機,不少行業均處於艱苦經營的環境中,不要說業績有所增長,只要業務不大幅倒退,已是上上大吉。以流動房屋為例子,全美最大生產商ChampionEnterprises目前的股價便較高峯期倒退了9成,而另一家OatwoodHomes的跌幅更達99%;相比之下,本文主角祈頓(JamesLeeClayton)所創立的ClaytonHomes只較峯頂滑落了50%,表現已是頗為理想。

祈頓乃窮孩子出身,父親租用田地種植棉花,所需要的種子、肥料和工具皆靠借貸所得來購買。每逢收成時,祈頓一家都要總動員,但所賺取的仍是僅足餬口。發了迹的祈頓回想起當年的日子仍猶有餘悸:「撿棉花可說是世上最沉悶又最可怕的工作。」
為了幫補家計,祈頓的媽媽要在一家恤衫廠中工作。工廠鄰近是一個偌大的壘球場,這個球場亦成為祈頓兒時的消遣好去處。不過,由於球技並不出色,祈頓和他的哥哥在分隊伍時永遠是最後才被揀選的人選。對於此點,諾頓有以下解釋:「我們技不如人,只是因為我們經常要替家人下田工作,不像其他球友般家境富裕,可以整天泡在球場。」

過於冒進一度破產
祈頓心中明白,絕不可以在棉田中默默度此餘生。在汽車工人、加入軍隊和向娛樂界進軍三條出路中,他選擇了後者。為了達成願望,祈頓差不多每晚皆拿着結他苦練,最後,他成功加入了諾克斯維爾的地方電台,靠所擁有的一手好結他賺取學費,取得了坦尼斯大學的機械工程學位。
在大學生涯期間,他以295美元售出了所擁有的第一部老爺車,並因此而感到鼓舞,其後他與6名大學同學合夥,專為校友買賣汽車,從中賺取差價。在1956年,祈頓見買賣汽車有發展潛質,索性與他的兄弟阿祖創立祈頓汽車(ClaytonMotors),大手買賣二手汽車。可惜,由於發展過速,又貪勝不知輸,當漢彌爾頓國家銀行(HamiltonNationalBank)向他追討欠款時,祈頓沒有能力支付,因而被迫宣布破產。
該次事件令他感到很丟臉,除了消息登上當地報章頭版外,祈頓在破產後兩年內亦不可以有任何借貸,他的父母更擔憂他會因此而繫獄。祈頓安撫父母的同時暗中發誓:「我絕不會再被銀行傷害。」
同年9月,祈頓進入了法律學院攻讀。他雖然取得了法律學位,商場仍是他鍾情之所。在1966年,祈頓向一名舊客戶取得了流動房屋的特許經營權,開展他生命的新一頁。

腦筋靈活花招托價
事業發展順利,祈頓在業務起飛之際自設工廠生產,在1973年更創下一手售出700家活動房屋的紀錄。1974年,祈頓開辦財務公司,向顧客提供按揭服務,實行肥水不流別人田,並大舉購買營地供顧客停泊,從中賺取租金。一條龍的營業形式,更令祈頓盤滿缽滿。
祈頓具備商業頭腦,曉得利用一些花招托價。譬如他在諾克斯維爾的根據地用Clayton、Luv、CountrySquire、Crossland和International等5個名字廣設零售店,令喜愛格價的顧客亦不知道所走遍的實際都是同一商店,更會以為撿了便宜貨而沾沾自喜。不過,無論顧客最終幫襯哪一家分店,均不會後悔,因為祈頓所生產的流動房屋皆擁有高質素,在業內有一定口碑。
在管理方面,祈頓亦有一手。他付予零售店經理很微薄的薪酬,每年只有約19000美元,但分店經理可以分享的經營利潤高達40%至50%,同時又享有低息按揭貸款,令這群副手更加賣命工作,亦會主動留意顧客的質素,故祈頓流動房屋的按揭拖欠比率及壞帳率是全行最低的。
經過6年的急速擴張期,流動房屋行業終於自高峯滑落。過去3年業內共有80家工廠倒閉及4000零售店關門大吉,但祈頓只佔其中31家零售店,旗下的20間工廠更如常運作。在主要對手業績紛紛亮起紅燈之際,祈頓流動房屋連續28年錄得盈利,去年營業額仍有12億美元,利潤為1.24億,較之前1年增加了16%。

成功上岸生活優游
祈頓早已衣食無憂,目前擁有5個居停,遍布不同州分,並經常自駕私人直升機翱翔天際,生活優哉游哉。他又把公司日常運作交棒予39歲的兒子祈爾芬,自己則主力構思其他投資項目。
在1993年,祈頓在諾克斯維爾購入一家銀行,距離當年向他催債而迫令他破產的漢彌爾頓銀行只是一街之隔;去年12月他又增購另一家位於其母工作工廠隔隣的地區銀行。如此巧合,究竟是純粹出自投資多元化的考慮、抱有報復的心態,還是作為一種自我警惕的工具,相信只有他自己才能揭開這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