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年輕求職者心態要改變

英之見:年輕求職者心態要改變

如果投資文化改變,又或者研究部找到一套自行維生模式殺出一條血路,分析員的確是一個需求甚大的行業,可惜現時證券行業變數太多,沒有幾個老闆願意花錢擴充這個部門。上市公司多了,卻沒有多了人去跟進,本欄見報之日筆者去了北京,考察團人數是破紀錄之低,同一間公司去年也有考察團,今次人數只剩去年四分一左右。
筆者久不久便收到求職電郵,在目前環境下自然是愛莫能助,但有一些心態,反映出年輕一代還是追不上時代。這些求職者的開場白,通常表明自己對財務及證券如何有興趣,不過自知並非銷售人才,所以十分希望可以在證券研究部發展,相當更適合自己,可望大展所長。

單談興趣不足夠
老實說筆者也愛靜,所以當年因此入了研究部發展,但今時實在不同往日,整體經濟大不如前,沒有太多空間去養一班後勤人才。
就算筆者身處研究部,也免不了要迫自己接觸更多人,總不能因自己內向,不是銷售人才,便謝絕所有應酬。大行分析員要面對基金經理,處理人際關係的壓力,隨時比經紀更大,絕非外行人以為只是面對四面牆一部電腦的工作。
在今日的環境,老闆請人的心態十分短線,幾乎肯定要有即時貢獻才有入職機會,現時已非97前求才若渴的日子,而是僱主主導市場的情況。僱主要求人人都有銷售才能,作為畢業生,總不能孤芳自賞,遷就自己愛靜的性格去選工作,否則很可能長期「雙失」。
時移勢易,今日商界的取向是急功近利之餘,又要打穩陣波,要求僱主付出大筆資源及耐性去培訓,相信只有少數大機構做得到。作為求職者,單談興趣已不可,一定要可即時投入工作,也很可能要對業務有貢獻,希望這些年輕一輩明白是要改變自己去迎合僱主,現實變得殘酷,潮流卻不可逆轉。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