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來,總聽到這樣的「討論」:香港需要一座很大的超級監獄,還是很多座比較小的監獄?我支持香港有一座超級監獄,同時又有很多座小型監獄;簡單說,我支持港九新界及離島各區,都有大大小小的監獄。
我希望將來香港人獲罪繫獄,刑期短的,不必給關到離家太遠的牢房,方便親朋戚友探監;希望實施「彈性探監時間」,白頭人半夜下班,可以去看黑頭人;希望都有獨立牢室,天熱有空調,天冷有絲棉被;一天三頓飯,不必都是珍饈,但營養要均衡,菜單因時制宜,有點變化。
為了拖慢失業率飆升,政府可以繼續「無事找事」,大量招募各級通櫃員,成立通櫃顧問公司,通櫃政策事務辦公室,設通櫃局長,通櫃主任,或者讓讀書不成的大學生進修「見習助理通櫃課程」,由問責高官臨床指導,提供排洩孔和嘴巴作教材,實習期滿,獲及格證書,即派駐各監獄服務;通櫃制度規範化,可以避免犯人,例如,像謝霆鋒這樣的犯人因被通櫃而「發炎」,甚至罹患併發症,導致日後不愛張栢芝,愛陳曉東。
多建監獄,監獄設備完善,空間足夠,囚犯就有更多在牢房外享受不到的人權。當甚麼二十三條通過,當這個無可救藥的政府不斷隨意立法,倒行逆施,官逼民當娼作賊做小販,也逼人當政治犯,人人忽然招咎,繼而下獄。
我們都是「準囚犯」,趕建監獄,完善監獄,是當務之急,也是不能不面對的悲哀現實。回歸五年,董政權摧殘民生,毀壞民權,腐化民智;不敢奢望監牢外的生活變回從前模樣,但亡羊補牢,今日就把牢補得好一點,大一點,改天羔羊們要坐牢,就舒服一點;惟今之計,只能這樣「奢求」董建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