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遇上一位來自台灣的作家朋友,在香港逗留已有四個月,吃得太多港式魚片粥、廣東菜,心仍懷念着至地道的台灣菜,所以今次特別帶她到一間台灣菜館,才發覺港式台灣菜不但價廉,而且絕對拍得上正宗台菜,唯獨是其中的滷肉飯,美中不足的,就是欠缺一嚿大肥肉!
記者:陸伊琳
攝影:周旭文、陳穎
踏入這間小餐室,門口放了一盆盆色彩鮮豔的棉花冰材料:情人果、仙草、香芋圓、草莓……就清楚知道是間台灣食店,和吉普(張友漁別名)坐下,看看餐牌,除了有地道的台灣食物之外,還有日本拉麵及其他碟頭飯,大家還是決定點了幾個台灣有名的食品:滷肉飯、蚵仔米線、魚蓉麫、鹹菜豬肚湯及一個棉花冰。
在香港已四個月的吉普一邊吃一邊說:「喺香港食多咗多士、魚片粥、廣東菜,實在懷念台灣嘅道地小吃。喺呢度好唔容易搵到一間有台灣風味嘅食店,蚵仔米線、魚蓉麵、鹹菜豬肚湯同棉花冰味道都很地道,只是除咗滷肉飯。」香港人注重健康,特別是女性都愛纖體,很怕吃太肥膩的食物,所以也迫使老闆用上碎肉來代替肥美的滷肉。正宗的滷肉飯用上肥肥的白肉丁或五花腩,一半是肉,一半是肥膏連皮,用滷水香料醃製,再切成幼條上碟。吉普強調這才是台灣人口味。
今日是雙十節,政治冷感的吉普對講到政治表現出愛理不理的態度,她覺得保持現狀最好,並用了今餐的滷肉飯作完場:
「台灣人最鍾意食好肥嘅滷肉飯,但呢樣唔啱香港人口味……港式滷肉飯就好似一國兩制一樣,可能唔啱台灣人口味。」
正宗的台灣滷肉飯是用上很肥的白肉丁或五花腩切幼條上碟的(右),但港人口味不同台灣人,愛吃較瘦的肉,因而老闆做了改良,用上肉碎來代替(下)。
青奇香芝斑球飯(下)$28
是老闆自創菜式,只賣台灣食物很難維持經營的,食客喜愛新鮮、多花款,必須加入其他的菜式才行,如日式拉麵等。甜辣豬扒飯是客人熱點的碟頭飯,而青奇香芝斑球飯就加有奇異果汁及鮮芒果粒,酸酸甜甜配搭新奇。
張友漁是一個寫作鄉土文學及兒童書籍的作家,曾在台灣取得多個寫作獎,她熱愛踩單車,曾經花了四十六日踩單車環繞台灣,所以朋友也冠以「吉普」的稱呼。今次吉普來港屬旅遊性質,逗留四個多月,就邀請她試試台灣的食物以解思鄉之情。
後記:
在香港逗留了四個月最令她感慨的事每天報紙都是失業、自殺、經濟不好的新聞,實叫人心灰意冷。最近城中話題基本法二十三條將立法的事宜,這位「局外人」也有一點意見:
「一向大陸高層都不主張香港人批評國家領導人……現在廿三條又要立法,香港人的自由正一點一滴的被剝奪。十月一日的維港上空國慶煙花匯演,其實經濟蕭條得很,看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香港人心裏面有歡喜的感覺。」
台灣冰果店
地址:旺角西洋菜街240號地下
電話:23805109
營業時間:11:30am?2:00am
每位消費: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