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景氣,甚麼生意都難做,唯一發911財的國泰航空(293)生意愈來愈好,前一陣子說要買飛機,昨日又宣布擴大貨運生意。
昨日,國泰與DHL宣布合作辦客貨深宵航班往大阪、漢城、台北、新加坡,為了加強合作,DHL還入股國泰屬下專門做貨運的航空公司華民航空30%股權,華民也將在2004年買入另5架飛機做貨運。國泰的擴張說明了香港的確有條件發展物流管理。
近來,國泰想開發航線到北京、上海、廣州,這些航線目前由港龍負責,為了達到目的,國泰不反對港龍申請飛東南亞原本屬國泰的航線。國泰不反對港龍飛東南亞,港龍就沒有甚麼理由反對國泰飛內地。現在,我想唯一的阻力是政治上的理由:國泰是香港人的航空公司,還是英國人的航空公司?相信國泰大股東太古一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力邀中信泰富(267)入股國泰25%股份,用以沖淡英國人的味道。
不過,以回歸後滙豐(005)不但在香港保持老大的地位,到中國內地也深受禮遇,說明了中國當局已相當開明,他們考慮的因素應該是這些境外來的企業是不是能帶來技術及管理知識。
我翻查資料,發現一個有趣的歷史,原來國泰的創始人是美國人與澳洲人,最初在上海設立,後來才被英國太古集團收購,國泰的英文名Cathay的意思就是中國,是中國在英文中的古名。
國泰有很高的國際聲譽,經常獲選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之一,讓管理水平一流的航空公司飛內地有助提高中國的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因此我對國泰飛內地的申請是樂觀的。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