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促政府表態

地產商促政府表態

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含糊不清,已引起業界非常不滿,他們認為,當局應該盡快、公開、清楚地申明政策立場,減少干預、補貼,讓市民及市場自己決定該怎樣做。

樓市現況40年罕見
樓市近月跌勢再現,要求政府插手救市的呼聲又起。在上月尾的福布斯論壇,特首董建華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後發表托市言論。有消息透露,當局正考慮多個方案以「穩定」樓價,包括停售公屋、停售停建居屋、暫停賣地、約束九鐵地鐵市建局的土地供應、引入買樓投資移民等措施;消息更指這些方案很可能在本月公布,而非待明年一月施政報告時才出台。
地產界人士對上述方案的意見並不一致,有贊成暫停賣地,也有同意收回兩鐵的地權;但一致認為政府應申明立場,重建市場信心。他們表示入行四十年從未見過地產商如現時般競相散貨,海外基金經理也全不理解政府政策;研究分析報告,都在猜測政府的動向。假如政府不下重藥,樓價再跌一兩成,難保銀行體系也不穩。不過銀行應否提高按揭成數,則應由銀行自行決定。

轟數碼港科技園搶客
地產界人士除批評當局的住宅市場政策不明確外,更不滿政府介入寫字樓市場,與私人發展商直接競爭。例如數碼港及科技園,以市場租金一半的價格搶客,慷納稅人之慨津貼個別企業,表面說引進科技公司,實際搞研發的租戶少之又少,這種做法令發展商喪失在港再投資的信心。數據顯示,甲級寫字樓新供應中,今年有五成六源自政府(見表)。
自7月引入問責制後,有關房地產政策理應由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全權負責,但特首及兩位司長梁錦松、曾蔭權的角色,地產界也搞不清楚,坦言不知道是誰在主政。即如特首透露要「托高樓價一點點」,翌日房屋局消息人士馬上放風降溫,令人無所適從。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