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壞消息沒完沒了,經濟怎能復甦 - 盧峯

蘋論:壞消息沒完沒了,經濟怎能復甦 - 盧峯

隨着全球投資市場疲弱不振,愈來愈多經濟學者及分析員對全球經濟的前景變得悲觀。著名學者克魯明(PaulKrugman)及狄朗(BradfordDeLong)固然是大淡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Stiglitz對美國以至全球的經濟前景同樣不樂觀,他認為美國經濟基本因素包括政府的財政狀況、資本市場狀況以及消費者信心都在迅速轉弱,這些不利因素將令美國經濟在未來兩年持續疲弱,從而令其他主要經濟體以至全球經濟也跌入奄奄一息的狀態。

港口工潮拖累全球
更可怕的是不僅經濟的基本因素正在轉壞,一些非經濟因素或本來不該出問題的環節也正在為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美國西部港口的工潮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這次工潮導致美國西部的港口全面癱瘓,已令美國及亞洲地區的出入口大受打擊,不少要趕上聖誕黃金檔期的貨物都無法付運,這樣不僅令亞洲區的廠商及出口商蒙受損失,也令美國的生產活動及零售活動受到嚴重干擾,甚至可能令他們取消訂貨等,令亞洲地區包括香港的出口商、廠商蒙受更大的損失。
雖然美國政府決定介入工潮,令美國西部港口有機會在短期內重開,但這種緊急的介入只能令港口維持一段時間的運作,未必能令勞資雙方縮窄分歧或達成薪酬協議,更何況碼頭工人在看到他們罷工的威力時,他們談判的態度只有更強硬,最終讓勞資雙方達成長期協議的機會更渺茫。
也就是說,即使美國法院真的頒令碼頭工人暫時復工,他們在禁令限期過後仍極有可能再採取罷工行動迫資方就範,令美國西部港口再次癱瘓。
除了碼頭工人罷工這個來得不合時的打擊外,中東地區可能在短期內爆發戰爭更是一個極大的負面因素。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在昨天的電視演說中雖然表示向伊拉克開戰並非必然,也並非迫在眉睫,但是美英兩國向伊拉克所提的條件相當嚴厲,伊拉克政府未必能接受;再加上美國並沒有放棄推翻薩達姆政權的目標,因此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機會依然相當高。

專家睇淡明年經濟
正如著名經濟學者薩克斯(JeffreySachs)周一在本報的文章所言,中東一旦開戰,大部份國家及地區將面對貿易減少、油價飆升、國際資金撤走及投資收縮等惡果。在這些不利的因素下,全球經濟包括香港經濟又能好到哪裏呢?難怪滙豐銀行首席經濟師梁兆基先生預期香港明年的經濟將比今年更差!
(圖)美國碼頭工人示威,拖累全球經濟。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