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體動搖冥王星行星地位

新天體動搖冥王星行星地位

眾所周知,太陽系有九大行星,但這可能只是「一場誤會」。美國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地帶,發現冥王星以外最大的天體,可引證冥王星或只屬這一類天體,而非一顆行星。

美國加州理工天文學家發現的天體暫時命名為「夸奧瓦」(Quaoar),直徑一千二百八十七公里,大約相當於冥王星的一半,只有地球的十分一。它距離太陽六十四億公里,每二百八十八年環繞太陽公轉一周,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KuiperBelt)。

帶狀天體由冰和岩石組成
「柯伊伯帶」是比冥王星環繞太陽軌道更遠的帶狀區域,當中存在大量冰和岩石組成的天體,但體積普遍較小,不像「夸奧瓦」般巨大。
天文學家指出,暫時代號為「2002LM60」的「夸奧瓦」不算行星,但它的存在證明「柯伊伯帶」中可能有比它體積更大、甚至與冥王星相當的天體。這進一步支持了部份天文學家的主張,把冥王星「降格」為「柯伊伯帶」天體的觀點。

冥王星應歸入「柯伊伯帶」
冥王星作為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近年備受質疑,不少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實際應歸入「柯伊伯帶」。有份發現「夸奧瓦」的天文學家布朗說,若冥王星的發現是在今天發現,而不是七十多年前,那麼「沒有人會考慮稱其為行星」,因為它根本是「柯伊伯帶」內的天體。

夸奧瓦與其他星體直徑比較
地球直徑--12,870公里
月球直徑--3,380公里
夸奧瓦直徑--1,287公里
冥王星直徑--2,250公里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