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原來有條菖蒲河,因河裏的菖蒲得名。它在天安門城樓前流過,滙入御河,岸上建了公園,最近開放,這是《成報》的報道。這樣說來,北京又添一個景點了。這點秀色,該可以把鄰近濃重的政治氣息,沖淡一下。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有香氣,初夏開花,花黃色。一到端午節,中國民間習俗就把菖蒲和艾草紮束,掛在門前。韓人則在端午節早上,將菖蒲熬水洗臉,而婦女用菖蒲根做髮簪。這樣做不只可避瘟疫,更可保健康云云。日本人也有在端午節掛菖蒲和艾蒿的俗例。
我想香港該有菖蒲這種植物,以地土來說,亦宜菖蒲生長。只是想不到嚴寒如俄羅斯,也有菖蒲。俄羅斯人管菖蒲叫韃靼草,說是十三世紀蒙古人西征時帶去的。原來蒙古兵每到一處,都要把一些菖蒲根撒進水裏,讓水變得潔淨,人畜才飲用。這種做法,跟用明礬濾水可差不多。只是所到之處都留下菖蒲,多少像貓科犬類行為:牠們為了霸佔地盤,總愛四處撒尿為界。
菖蒲不是甚麼珍貴植物,在幾百年前,卻居然讓土耳其人給尊為神物。一五七四年,奧地利駐君士坦丁堡的使臣,偷偷把幾根鮮活的菖蒲專程送去維也納,這讓土耳其政府知道了,幾乎要動干戈。原來土其人把菖蒲珍如國寶。菖蒲真有辟邪去毒之功麼?明年端午節上北京,該到菖蒲河公園去轉一轉才是。首都種了菖蒲,果然能讓妖蠱不侵,就當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