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潮談判破裂<br>港12船公司拒接新單

美工潮談判破裂
港12船公司拒接新單

【本報訊】美國西岸碼頭罷工事件踏入第二周,昨日勞資雙方更談判破裂,而本港12家船公司已先後開始不接受新的貨櫃出口往美國西岸,影響每日出口貨值達8.6億元。

打擊中國經濟增長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呼籲會員盡快與美國客戶訂立諒解協議,商討如何處理有關問題;有商會則表示本港中小企在財力上可再支撐1、2個月。
另一方面,法國巴黎百富勤發表研究報告,指美國是中國主要出口對象,西岸罷工事件對中國經濟增長將造成打擊,如果事件維持1個月,將令中國經濟增長減少0.49個百分點,持續3個月將減少2個百分點。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表示,昨日該會向本港12家船公司進行調查,大部份均表示已不接受出口往美國西岸的貨櫃。他說問題正在惡化,即使美國罷工事件能即時解決,也需要1個月時間來處理積壓的200多艘船貨櫃。
他呼籲會員盡快與美國客戶訂立諒解協議,因為根據出口信用狀,一般會要求付貨人符合最後付運日期,否則買家可取消合約,尤其當事件影響至感恩節和聖誕節付貨,相信會有更多買家不要貨或壓價,對本港廠家造成更大損失。其他付運途徑亦有限,例如本港空運能力只可處理出口貨量3%,而美國東岸亦缺足夠倉位處理眾多貨櫃。

中小企可支撐一月
按本港每日出口4300個貨櫃往美國西岸計算,每個貨櫃值20萬元,本港在這次事件上的損失每日數以億元計。
中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則指出,事件對廠家造成很大影響,應變方法則視乎貨物體積大小,較小型的貨物轉以空運方式送貨,增加的成本與美國買家洽商同分擔;大件及不趕時間的貨物則暫存於貨倉內,稍後再作決定。他說:「廠商𠵱家真係望天打卦,個別財力不強的中小企或已出現資金周轉問題,一般中小企相信可以再支撐1、2個月。」

勝獅料多賣三成櫃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昨日表示,希望事件能早日解決,但香港可做的有限。
不過,事件也有港商受惠。生產集裝箱的勝獅貨櫃(716)首席行政總監張松聲昨日便表示,工潮反而令市場對集裝箱查詢增加,該公司定單亦有增長。他預計工潮持續將令集裝箱價格上升,預計第四季定單會較去年同期增長二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