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造淡工具都是零和遊戲

英之見:造淡工具都是零和遊戲

原本恒指昨日走勢已比預期為佳,美股日股的形勢都相當惡劣,又有逾40億元盈富(2800)壓價,但大市的沽壓不算重,恒指可守於8800之上,並且在高位收市,走勢已算好,可惜是盈富銷情太慢,昨日EAS為8898,比上周五低了100點以上,但只得3400萬單位售出,反映投資者仍是審慎。買家應只是套戥者為主,所以走勢雖有改善,卻未夠證據全力看好。
今個季度的套戥活動,似乎比過往為少,很可能是散戶參與也少了,沒有足夠對手便不易套戥,所以暫時盈富銷情的進展不如預期,參考性亦只是一般。

升市才可為社會創富
由於藍籌明顯是個別發展局面,走勢是逐隻見底,小心選股反而是入市重點,中移動(941)及新地(016)明顯偏強,筆者仍是傾向博和黃(013)。
有位讀者在電郵中提出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就是證劵業人士為何總是偏向樂觀,跌市依然有不少造淡的工具,也可以不愁生意。其實證券行在近幾個月,樂觀指數早已大不如前,一來市況影響,在熊市中自然較多人看淡;二來是研究報告誠信曾被質疑,早前便有不少統計「買入」及「沽出」報告的比例,社會已關注看好的報告比例偏高,分析員意識到這個問題後,自動自覺多了看淡來平衡一下。
造淡的工具雖多,可是全部都是零和遊戲,沽空一方所贏的錢,一定是由其他人的損失而來,跌市時社會的整體財富是減少,反之升市中卻可以沒有輸家,公司價值可以提升,為社會創富。所以證券業一定是升市中比跌市旺盛,業界中人希望市好,是有理據可依,跌市中極其量只有少數人贏錢。
筆者也經常警惕自己,不要身處行業中被環境感染也不自覺。其實證券行本質傾向看好也不是太大問題,投資者在閱讀研究報告之時,自行打個折扣便可以,何況報告所陳述的理據,永遠比報告的評級重要。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