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股市出現波動時,總會有一些有關電訊業服務的壞消息出現。3G先驅日本NTTDoCoMo上周宣布,為免夜長夢多,把英國3G項目大幅撥備10億美元,並承認現階段3G服務未見有很大需求,擺明短期內對3G業務投不信任票。
3G先驅也如是說,這次舉動頗具震撼力。雖然最後DoCoMo高層出來解畫,稱相信3G會大行其道,而且至少會流行20年。不過,解畫行動也難挽外間對3G服務的信心。
一直以來,電訊業均是長線投資。以香港為例,和黃(013)在80年代投資模擬式流動電話,90年代投資數碼流動電話,也需要至少5至7年才有回報。
3G是嶄新服務,過往未出現類似的營運模式,服務需要較長時間醞釀和發展,實屬正常。
既然全球無數的電訊商已經為3G押下注碼,以產品和現金投資入股;不少技術商、應用商和內容商也投身這個新興技術市場。大家都相信,這條路是一定要繼續走下去的,問題是,背後的投資者有多大耐性,等待3G服務為電訊商帶來盈利!
是否過往的網股和科網狂潮,令我們對科技投資缺乏耐性呢?難道我們現在還要求一個新興行業,出現所謂3個月翻數番的偉績嗎?難道我們過往以短炒方式賺錢,至今還未能從中吸取教訓?
過往所謂的Internetspeed,甚麼3個月等於外間時間1年等等的口號,看來有點不合時宜。事實上,我們要反應快,要movefast,但同樣要腳踏實地,過往如是,未來也如此。
談到長線投資,試轉轉話題。科技投資是長線的,那麼究竟有甚麼科技會成為下一波的新趨勢呢?近日讀雜誌,刊載了未來5種新的科技──電腦自我運算(autonomiccomputing)、有機電子(organicelectronics)、語音辨識(speechrecognition)、網上語言(semanticweb)和光電半導體技術。雖然未必一定會是商業上成功的個案,但卻是最有希望獲得投資市場青睞,最多企業願意投資開發的技術。
不過,說實在的,上述的技術開發需要一定的基礎,這些都是香港欠缺的,尤其是大型電訊運算和半導體技術。香港在應用硬?軟件開發是可以的,但有關開發程序或質量保證方面,則有待改善了。
侯聯貴